温州九山九门徒步:探寻千年古城的秘密
温州九山九门徒步:探寻千年古城的秘密
温州,这座有着两千年历史的东南古城,以其独特的九山九门布局闻名于世。相传,这一布局源自堪舆大师郭璞的规划,他将九座山按照北斗七星和九星格局分布,开凿二十八宿井,形成了“连五斗之山、通五行之水”的独特城市格局。为了传承和保护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温州珍迹留缘大罗山户外群每年都会举办“追寻历史文化古迹,领略古城九山风光”徒步活动,让参与者在行走中感受温州的历史脉搏。
九山九门的历史渊源
温州古城的九山九门布局,最早可追溯至东晋时期。据记载,永嘉郡城的建设得到了堪舆大师郭璞的指导。他登上西郭山(今郭公山),观察地形后,提出了“连五斗之山、通五行之水、凿二十八宿井”的规划方案。这一布局不仅体现了古人对天文地理的深刻理解,更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内涵。
徒步路线详解
徒步活动的路线设计充分考虑了温州古城的历史布局和现代城市交通,将九座山和九个城门巧妙串联起来。整个路线全长约15公里,预计用时6-8小时,适合有一定徒步经验的爱好者。
九座山的风采
灵官山:高10余米,原名覆釜山,因北宋道士林灵素葬于此而得名。山上建有桔红色琉璃瓦的“众安亭”,现位于温州电业局高压修试工区大院内。
仁王山:又名东屿,原高约10余米,1959年因建东屿发电厂被夷为平地。现存的仁王寺为当时迁建,现址为“温州之光”工业遗存公园能源博物馆。
巽吉山:高43.3米,位于市区东南的山前街,因处八卦“巽”位而得名。山上曾有巽山塔、魁星阁等胜景,清顺治年间郑成功曾在此扎营。
黄土山:又名狮子山,原高约20米,形似雄狮。1952年因城市建设需要,大部分泥石被运去填塞百里坊河,现仅余一小丘。
松台山:位于温州市区西部,是九山中最高的一座,海拔约60米。山上建有净光塔,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温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郭公山:位于温州市区西北部,是九山中地理位置最特殊的一座,因其位于瓯江边,是观赏瓯江美景的绝佳位置。
华盖山:位于温州市区东南部,是九山中最具文化气息的一座,山上建有华盖书院,是温州古代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
积谷山:位于温州市区南部,是九山中最具自然风光的一座,山上林木葱茏,是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海坛山:位于温州市区西南部,是九山中最具历史沧桑感的一座,山上建有温州古城墙遗址,是温州古城历史的见证。
九个城门的故事
瑞安门:又称大南门,是温州古城的正南门,现为人民路开发之前的人民东路和人民中路的交界处。自晚清以来就是古城繁华的商市之一。
纱帽河女人街:位于温州古城的东南部,是一条充满女性魅力的商业街区,街道布局形似古代官员的乌纱帽。
五马街:温州最著名的购物步行街,得名于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任永嘉郡守时的典故。
谯楼:又称鼓楼,是温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始建于五代后梁开平元年,历经千年风雨,见证了温州的历史变迁。
永宁门:位于温州城南城开天桥西南角的小公园里,因唐高祖武德五年温州曾称永宁县而得名。
来福门:位于温州市区西部,是温州古城的西门,现为妙果寺商场所在地。
迎恩门:位于温州市区北部,是温州古城的北门,现为郭公山麓的瓯江畔。
定安门:位于温州市区东部,是温州古城的东门,现为江心屿码头附近。
拱辰门:位于温州市区东北部,是温州古城的东北门,现为朔门老街所在地。
活动组织与参与
此次活动由温州珍迹留缘大罗山户外群组织,该团队在温州户外圈享有较高声誉,致力于推广大罗山文化和户外运动。活动时间为每年12月的第三个周末,具体集合地点为吴桥路温州地税局大楼,出发时间为上午9点。
徒步体验与建议
路线选择:建议从灵官山出发,沿吴桥路-飞霞南路-山前街-马鞍池东路-人民路-蝉街-人民西路-松台山路-郭公山路-华盖山路-积谷山路-海坛山路的路线进行徒步。
时间安排:整个徒步活动预计用时6-8小时,建议提前做好时间规划,合理安排休息时间。
装备准备:建议穿着舒适的运动鞋,携带足够的水和干粮,以及防晒帽、太阳镜等防晒用品。同时,建议携带一部相机或手机,记录沿途的美景。
注意事项:徒步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规则,不要随意攀爬危险地段。同时,要爱护环境,不要随意丢弃垃圾。
温州九山九门徒步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户外运动,更是一次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在这条充满历史韵味的路线上,每一座山、每一扇门都在诉说着温州这座古城的传奇故事。让我们跟随珍迹留缘大罗山户外群的脚步,一起探寻温州九山九门的历史奥秘,感受这座千年古城的独特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