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柳永朱熹教你低吟浅唱中的诗意表达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柳永朱熹教你低吟浅唱中的诗意表达

引用
百度
15
来源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2543349376964982
2.
https://www.sohu.com/a/247798066_660434
3.
https://baike.sogou.com/v64599.htm?ch=ch.bk.rel
4.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C%B1%E7%86%B9/106669
5.
https://m.sohu.com/a/504835021_121124733/?pvid=000115_3w_a
6.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F%B3%E6%B0%B8/121272
7.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P5HB5MS05562O1E.html
8.
https://m.sohu.com/a/855779229_121289112/?pvid=000115_3w_a
9.
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811/c405176-29463864.html
10.
https://zh.wikipedia.org/zh-hk/%E6%9C%B1%E7%86%B9
11.
https://mparticle.uc.cn/article.html?biz_id=1034&uc_param_str=frdnsnpfvecpntnwprdssskt#!wm_cid=666005301165563904!!wm_id=5bf17def0b564b9189d7ee5ff30a7fef
1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C%B1%E7%86%B9
13.
https://www.fjyx.gov.cn/zjyx/yxgk/zzgl/201204/t20120409_976432.htm
14.
https://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711/c405057-31779609.html
15.
https://www.showapi.com/news/article/669920fe4ddd79f11a0046ef

“低吟浅唱”这一成语,最早见于古代文学作品,如《红楼梦》等,用以描绘文人雅士低声吟咏诗词的情景。它不仅是一种声音表现形式,更蕴含了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文化意境。在宋代两位文学巨匠柳永和朱熹的作品中,我们能深切感受到这种诗意表达的魅力。

01

柳永:都市繁华中的低吟浅唱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的词作以描写都市繁华和离愁别绪见长,语言优美,情感细腻,深受当时民众的喜爱。

在《望海潮·东南形胜》中,柳永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杭州的繁华景象: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这段描写展现了杭州作为东南重镇的繁华景象,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尽显都市的富丽堂皇。而“十万人家”、“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等词句,则生动描绘了城市人口的众多和物质的富足。

在《雨霖铃·寒蝉凄切》中,柳永则以低吟浅唱的方式,表达了离别时的哀愁: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首词通过寒蝉、长亭、骤雨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表达了离别时的不舍和哀愁。柳永的词作往往能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完美融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

02

朱熹:理性思考中的低吟浅唱

朱熹(1130年—1200年),南宋理学家、哲学家,其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诗词作品虽然不如柳永那样情感丰富,但却体现了理学家的理性思考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

在《城南唱和诗卷》中,朱熹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物的优美:

纳湖
诗筒连画卷,坐看复行吟。
想象南湖水,秋来几许深。

东渚
小山幽挂藂,岁莫蔼佳色。
花落洞庭波,秋风渺何极。

这些诗句虽然简短,但却意境深远。朱熹通过“诗筒连画卷”、“坐看复行吟”等描写,展现了文人雅士在自然景物中的闲适生活。而“想象南湖水”、“花落洞庭波”等意象,则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

朱熹的诗词作品往往能将自然景物与理性思考完美结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他的诗句虽然不如柳永那样情感丰富,但却体现了理学家的理性思考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

03

现代人如何发现并表达诗意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忙于工作和生活,容易忽视身边的诗意。然而,诗意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存在于生活的细节之中。正如诗人废名所说:“诗意,就是诗人用一种艺术的方式,对于现实或想象的描述与自我感受的表达。”

巴西诗人卡洛斯·德鲁蒙德·德·安德拉德在《小花与丑恶》中写道:

它的颜色毫不起眼。
它的花瓣还未张开。
它的名字书中没有记载。
它很丑。但它千真万确是一朵花。

这首诗提醒我们,诗意往往就藏在最平凡的事物中。一朵不起眼的小花,也能成为诗人笔下的主角。关键是要有一颗敏感的心,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

中国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一种中国美学的空灵悠远,在大自然中,人的寂静,心灵的寂静,显得深远。葡萄牙诗人佩所阿的诗句:“在绿荫覆盖的公园的长椅上,世界上所有的寂静都跑来跟我坐在一起”,则是一种深沉的孤独感,一种与世隔绝的深刻的孤独。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的诗句:飞机在降落时,“直升机嗡嗡的声音让大地宁静”,则很有现代感,突出机器声与人内心渴望回到安稳大地以求安心的对比。特立尼达岛的诗人沃尔科特的诗句:“暮色中划船回家的渔民,意识不到他们正在穿越的寂静”,既肃穆又迷濛,还有某种梦幻感,仿佛一幅印象派的画。

这些诗句告诉我们,诗意可以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可以是一个细节,凝聚情感和记忆的细节;也可以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情绪,诗人沉浸其中,独自吟咏;更可以是一种强烈感受,一段深刻的感情,让诗人反复回味、加深。

柳永和朱熹两位文学巨匠的作品,为我们展示了诗意表达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无论是柳永的婉约词,还是朱熹的理学诗,都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艺术追求。在现代社会,我们同样可以通过观察、感受和思考,发现生活中的诗意之美。正如诗人所说:“诗意,就是诗人用一种艺术的方式,对于现实或想象的描述与自我感受的表达。”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