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力推职业健康培训新标准,上海率先响应实施
国家卫健委力推职业健康培训新标准,上海率先响应实施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通知,进一步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健康培训工作。根据《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需指导用人单位依法依规开展职业健康培训,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和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主要负责人、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及劳动者均需接受相应培训,以保障职业健康安全。此举旨在强化用人单位主体责任,预防职业病危害,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
政策背景:职业健康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职业健康培训是提高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水平和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的重要手段,是预防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的重要举措。通过职业健康培训,可以确保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具备与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职业健康知识和管理能力,确保劳动者具备职业病防护意识和职业健康知识、了解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掌握职业病防护技能。因此,职业健康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必须通过加强管理不断提高本市用人单位职业健康培训的实效性。
具体要求:用人单位的责任和义务
根据《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用人单位在职业健康培训方面负有以下责任:
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第八条)。
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必须接受职业卫生培训,内容包括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知识、职业卫生管理知识等(第九条)。
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第十条)。
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第十一条)。
实施情况:以上海市为例
为落实国家卫健委的要求,上海市计划于2025年2月25-27日开展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与管理人员职业健康培训。此次培训采用线上形式,报名费500元/人,报名时间为2025年2月7日至23日。培训内容涵盖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知识、职业卫生管理知识等,学员完成规定课时并通过线上测评后,可获得电子证书。
影响与意义
加强职业健康培训是预防职业病、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的重要举措。通过系统培训,可以提升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能力,增强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职业病的发生。同时,这也是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的具体行动,有助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健康中国建设。
职业健康培训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而是关系到劳动者生命健康、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用人单位应高度重视,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培训工作取得实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职业病防治的目标,保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