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途自驾前必查五项:保障行车安全的关键细节
长途自驾前必查五项:保障行车安全的关键细节
春节马上就要到了,很多朋友不管是走亲访友还是放假回老家,可能都会选择开车跑长途或者高速公路。为了确保行车安全,对爱车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高速长途用车前需要特别注意检查的五个关键部位,帮助您避免车辆途中出现故障。
1. 发动机机油检查
首先检查发动机的机油。可以在发动机熄火状态下拔出机油尺,观察机油的液位。机油尺上通常有两条刻度线,末端的是下限,上端的是上限。机油液位应在两条刻度线之间或偏上为宜。如果液位在中间偏下,建议及时添加机油。特别是对于一些烧机油的老车,更应重视这项检查,因为长途高速行驶会加大发动机的机油损耗。
2. 发动机防冻液检查
防冻液的检查同样重要。防冻液的检查位置在副水壶(膨胀水壶),它与水箱相连,通常位于水箱上方的循环细管附近。检查时无需打开盖子,只需观察液位即可。液位应在上下刻度线之间为正常。如果发现液位低于下刻度线,应及时补充,最好补充相同颜色的防冻液。
对于计划前往北方地区的车主,还需要特别注意防冻液的冰点。原车配备的防冻液通常为-45℃,但二手车可能更换过不同冰点的防冻液。建议在出发前使用冰点测试仪检测,确保防冻液的冰点符合需求,避免因低温导致发动机损坏。
3. 发电机皮带检查
发电机皮带是另一个容易被忽视但至关重要的检查点。皮带位于发动机侧面,检查时可使用手电筒照明,仔细查看是否有老化开裂的情况。如果发现裂纹较大,应及时更换。皮带断裂可能导致汽车半路抛锚,因为它负责带动发电机、方向助力泵、水泵和空调泵等多个重要部件。长途高速行驶中,皮带断裂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4. 轮胎检查
轮胎检查包括胎压和外观检查两个方面。建议将胎压调整至2.5bar左右,略高一些也无妨,但不能过低,因为大部分爆胎事故都与低胎压有关。除了检查四个轮胎的胎压,还应检查备胎的状况,确保其能正常使用并补充胎压。很多车主的备胎可能长时间未使用,胎压自然降低,因此长途出行前务必做好检查。
此外,还需仔细检查每个轮胎的外观,特别是侧面,注意是否有老化、破损、鼓包或变形等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更换。
5. 刹车系统检查
刹车系统的检查最为关键。首先检查刹车油液位,位置在发动机舱靠近驾驶员防火墙处的油壶。如果发现液位低于下限,除了补充刹车油外,还需检查刹车片是否磨损严重,以及刹车钳和油管是否有漏油现象。正常情况下,刹车油不会无缘无故缺失,液位降低可能意味着系统存在隐患。
检查刹车片时,可通过轮毂斜面观察摩擦片厚度,不低于3毫米即可继续使用。刹车油管和刹车钳则需要趴下检查,查看每个轮胎内侧是否有漏油或渗油情况,特别是橡胶材质的刹车油管,如果发现老化裂纹,应及时更换。长途行驶中,突然猛踩刹车可能导致油压升高,存在油管破损风险,造成刹车失灵。
结语
虽然检查过程可能有些繁琐,但为了行车安全,这些检查都是必要的。提前做好预防,可以避免在旅途中遭遇车辆故障带来的困扰。希望每位车主都能重视车辆检查,确保自己和家人的出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