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与理性】柏拉图“灵魂回忆说”和“理念论”的真正意义
【感性与理性】柏拉图“灵魂回忆说”和“理念论”的真正意义
柏拉图的“灵魂回忆说”和“理念论”是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理论,它们不仅探讨了知识的本质,还揭示了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关系。本文将从“回忆”和“灵魂”的角度分析这些理论,并探讨其在认识论上的意义。
柏拉图从“回忆”的角度对“灵魂回忆说”进行了论证,尽管这一论证不够完美,但却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人天生是否具有认识能力?除此之外,柏拉图还从“灵魂”的角度进一步论证了“灵魂回忆说”。为了使这一学说成立,他需要证明灵魂在人的肉体消亡后仍然存在,并且是一种永恒的存在。
如果灵魂是永恒的,那么在其轮回的过程中就可能会经历掌握各种知识。此时,将学习看作是灵魂对曾经掌握的知识的某种回忆就显得合理多了。另外,柏拉图所追求的是各种绝对的知识,这同样要求灵魂是永恒的,这样才能认识到永恒绝对的世界实体,并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将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
世界实体所对应的便是柏拉图的理念世界。柏拉图认为实体或者说理念既然是永恒的,便应该是单一纯粹的。但这个结论显然是有问题的。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推论:柏拉图认为有美的理念,各种美的事物只是分有了美的理念的一部分。如果事物只是部分分有了美的理念,则便证明美的理念不是单一纯粹的,也就是可以分割的。如果事物是整体包含了美的理念,则美的理念便失去了其高层次的地位,也即不是美的理念高于包含美的事物而是包含美的事物高于理念了。所以,理念只能是相对的单一纯粹而非绝对的,只有这样才能分出不同层次的美。
柏拉图的“灵魂回忆说”和“理念论”的真正意义在于认识到世界是分为真相和表象的,在事物的表象之后存在更高层面的起决定作用的联系和规律,而且人们完全有能力认识到这些联系和规律。而排除掉各种非必然、非紧要、非真实因素的遮蔽和干扰去把握事物的本质对于人们认识整个世界无疑是有着重要意义的,柏拉图认为在此认识过程中主要应该依靠灵魂中的理性,而感性则表现出种种不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