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票价调整:低收入居民福利来了!
广州地铁票价调整:低收入居民福利来了!
2023年9月1日起,广州地铁公交正式实施新的票价优惠方案。此次调整不仅改变了原有的累计次数优惠模式,还特别推出了针对低收入居民的“善行卡”政策,引发广泛关注。
新优惠方案:从“累次”到“累额”
根据最新方案,普通乘客在一个自然月内,乘坐地铁、公交、水上巴士和有轨电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累计实际支出票款满80元不满200元部分享受8折优惠;超出200元部分享受5折优惠。这一改变意味着优惠力度与实际支出直接挂钩,更加精准地照顾到高频次、长距离出行的乘客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新方案实施后,广州地铁乘车码将升级为“广州地铁公共交通码”,用户可通过广州地铁APP、微信小程序或支付宝等多种平台完成升级,享受与羊城通卡同等优惠。但需注意,不同平台的乘车码优惠额度不合并计算,须在同一平台同一入口使用才能累加。
“善行卡”:低收入群体的福音
为减轻低收入居民的出行负担,广州市在国内大型城市中率先将低收入群体纳入公共交通特殊优待范围。具体优惠措施包括:
- 优惠对象:广州市在册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成员和特困供养人员
- 优惠方式:持“善行卡”乘坐广州市域内公共交通享受5折优惠
- 申办方式:可通过“穗好办”APP、微信小程序或线下羊城通客服中心办理,首次申办免费
- 优惠实现:采用“先使用,后补贴”的方式,即先按普通票价支付,次月15日前返还应优惠金额
这一政策的出台,体现了政府对低收入群体的关怀,有助于提升其综合保障水平。
政策调整的背后:必要性与合理性
此次票价优惠方案的调整,是在充分考虑了多个因素后作出的决策:
现行方案的局限性:原有的累计次数优惠模式不与实际支出挂钩,无法针对不同出行需求提供差异化优惠,且容易导致月初非交通出行刷卡等不规范行为。
财政压力:虽然广州地铁年票务收入超70亿元,但总负债达3598.9亿元,资产负债率达56.6%。政府补贴逐年增长,但2023年仅获得3.4亿元补贴,远低于其他一线城市。
公平性考量:新方案按照“多付费多优惠”的原则设计,重点向公共交通依赖度高、出行费用高的通勤人群倾斜,更符合公平原则。
不同群体的影响分析
普通乘客:对于月度支出在80元以下的乘客,新方案可能意味着支出增加;但对于月度支出超过200元的高频乘客,优惠力度明显加大。
通勤族:以单程票价6元、每月工作22天计算,原方案下月支出为189.9元,新方案下为214.8元,增加了24.9元。但对于长距离通勤者(如广州南站至白云机场),新方案更为有利。
低收入群体:通过“善行卡”政策,这部分人群的公共交通出行成本将显著降低,体现了政策的温度和关怀。
民意反馈:期待与疑虑并存
新方案公布后,社会反响热烈。有网友计算显示,对于频繁乘坐地铁的通勤族来说,每月支出确实有所增加。但也有人认为,新方案更公平合理,特别是对长距离通勤者更有利。
从整体来看,此次调整是在平衡各方利益、考虑城市可持续发展需求后作出的审慎决策。虽然短期内可能会给部分乘客带来一定影响,但从长远来看,这将有利于提升公共交通系统的整体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