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防血栓,三七丹参来帮忙!
秋冬防血栓,三七丹参来帮忙!
秋冬季节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其中血栓是最常见的血管疾病之一。血栓的形成会导致血管堵塞,引发严重的心脑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和脑卒中。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4人中就有1人受血栓困扰,甚至死于血栓相关疾病。那么,在秋冬季节,我们该如何有效预防血栓呢?除了西药,中药是否也能发挥作用?
为什么秋冬季节血栓高发?
秋冬季节气温降低,体表血管弹性随之下降。寒冷刺激会兴奋交感神经,促使肾上腺素激素分泌增加,导致小动脉痉挛收缩,外周阻力上升,血压升高。同时,寒冷环境还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促进血栓因子生成,从而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三七、丹参和银杏叶:中药中的“活血三剑客”
在中医理论中,血栓属于“瘀血”范畴,治疗上强调活血化瘀。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某些中药确实具有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其中最常被提及的就是三七、丹参和银杏叶。
丹参:丹参具有活血化瘀、养血安神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其含有的丹参酮和丹参酚酸等成分能改善血液循环,对预防脑血栓有一定效果。
三七:三七被誉为“金不换”,其主要功效是化瘀止血、活血止痛。研究表明,三七可以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临床上常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银杏叶:银杏叶提取物含有丰富的白果内脂,这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成分,具有超强的抗凝血能力。它能阻止人体内血小板凝结成块,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预防血栓形成。
科学预防:中药之外的八大注意事项
虽然上述三种中药在一定程度上能辅助预防血栓,但仅靠中药是远远不够的。预防血栓需要综合措施,包括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定期体检等。以下是专家推荐的八大预防措施:
合理安排饮食:保持清淡饮食,少食多餐,避免摄入过多食盐和油腻食物。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注意控制饮食,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帮助血液稀释。
适度运动: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太极拳、广场舞、瑜伽、自行车骑行、慢跑、健步走、游泳等。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滞性。
避免长时间不动: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连续4个小时不运动就会增加患静脉血栓风险。如果因工作需要长时间坐着,建议每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
做好踝泵练习:这是一个简单有效的预防动作。具体做法是:双膝自然伸展,用尽全力勾脚,保持10秒钟后用尽全力绷脚,反复进行。这个动作能增强下肢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
保持健康体重:肥胖会增加心血管负担,提高血栓风险。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维持健康体重。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尽早戒烟,限制酒精摄入。
定期体检:定期检查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及时发现并控制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
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和疲劳,保持乐观平和的情绪,有助于维持心血管健康。
特别提醒:高危人群需格外警惕
以下人群是血栓的高发人群,需要特别注意:
-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
- 长期卧床或久坐不动的人群
- 有血栓家族史的人
- 吸烟者和长期饮酒者
- 老年人
秋冬季节是血栓的高发期,但通过科学预防,我们可以有效降低发病风险。预防血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长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记住,预防永远胜于治疗。让我们从现在开始,采取综合措施,远离血栓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