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彝族禁忌:守护社会秩序的文化密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彝族禁忌:守护社会秩序的文化密码

引用
网易
12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B87TVVD0553FV3Z.html
2.
http://www.yixueyanjiu.com/details.jsp?class=2&id=13003&title=%E5%BD%9D%E6%97%8F%E7%A6%81%E5%BF%8C
3.
http://m.yizuren.com/yistudy/yxyjjx/43753.html
4.
http://m.yizuren.com/yistudy/yxyjjx/46077.html
5.
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Ch9QZXJpb2RpY2FsQ0hJTmV3UzIwMjQxMTA1MTcxMzA0Eg9neGRzLXgyMDA4MDYwNTMaCHl4eTNnNTZz
6.
https://etd.ohiolink.edu/acprod/odb_etd/ws/send_file/send?accession=osu1523765638277428&disposition=inline
7.
http://www.pejdw.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29&id=25248
8.
http://m.yizuren.com/tradition/yzctlyxs/42540.html
9.
https://cnwec.muc.edu.cn/info/1008/3758.htm
10.
http://www.duchang.gov.cn/ztzl/rdzt/lydczl/msfq/202108/t20210812_5102929.html
11.
http://m.yizuren.com/yistudy/yxjlygd/41497.html
12.
http://www.yixueyanjiu.com/details.jsp?class=2&id=13003

洁净与污秽是凉山彝族宗教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贯穿整个宗教仪式,仪式是神圣的,而与神圣有关的一切必须是洁净的,若要仪式具备神圣性,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洁净。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宗教活动中要遵守各种洁净的规则,这些规则影响到凉山彝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构建社会关系和维系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彝族的禁忌体系内容丰富,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行为方面,彝族人忌骑马遇人不下马,忌孕妇来往于他人婚礼,未满月的婴儿忌见狐臭之人,不准用脚蹬锅庄石,更忌从火塘上方跨过,忌用粮食在手中抛玩,忌打布谷鸟,灵牌是祖灵的化身,禁外人挨近或不洁之物摆放周围,忌订婚、过年所杀的猪羊等畜无胆汗或脾脏暗淡翻卷,忌杀牲时未先烧内祭祖先,而先被狗、猫、鸡碰着,忌火把节时,在田地中间随意走动,如此会招来虫灾,忌白天点着火把到处走动,忌从屋里相继点着两把火把走出,家中有人出门远行,忌随后扫垃圾出门,忌在屋内弹口弦、吹口哨,夜间不关门,禁砍神树或在神树旁高声喧哗打闹,忌锄、斧一起扛或搁放在一起,忌与人有冤仇时当着对方的面折断树枝、吐口水、打鸡、打狗、砍扫把、拍打头帕,不能随意抓摸男子的“天菩萨”,不许妇女抚摸男人的头,更不准从男人帽子上跨过,忌当众放响屁,到彝家作客,不能坐在堆放东西和睡铺的下方和左方,主人酒肉款待,客人要品尝,以示谢意。

在语言方面,忌对婴儿用“胖”、“重”、“漂亮”之类赞词,忌在众人面前直言小便、大便、放屁、生育之类的话,更忌口头禅中带有类似两性生殖器内容的语言,忌翁媳和兄媳之间随意开玩笑,忌随便与毕摩、苏尼嘻笑打闹,忌在家人外出时说不吉利的话,忌在人有病时说死伤之类的话,忌无故恶语咒骂他人和禽畜树木。

在饮食方面,禁食马、骡、狗、猫、猴、蛇、蛙等肉,忌食搅拌时筷子折断的食物,拉羊到堂屋备杀时,羊突然叫者忌食,忌吃粮种,鸡跳过的饭菜忌食,忌用镰刀割肉而食,男子忌食推磨时磨轴折断的面粉,禁孕妇吃獐肉、兔肉,禁小孩吃鸡胃、鸡尾、猪耳、羊耳,禁吃鸡回肠,忌烧荞面粑、包谷粑从火塘右侧(客位方)放入取出。

这些禁忌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体现了彝族人对自然、社会和宗教的深刻理解。通过这些禁忌,彝族社会建立了一套独特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秩序和文化传承。

彝族禁忌在社会秩序维护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规范社会行为:通过明确的行为禁忌,如“忌骑马遇人不下马”、“忌孕妇来往于他人婚礼”等,彝族社会建立了一套行为规范,确保了社会成员在日常生活中的有序互动。

  2. 维护家庭和谐:语言禁忌如“忌对婴儿用‘胖’、‘重’、‘漂亮’等赞词”、“忌在众人面前直言小便、大便、放屁、生育之类的话”等,体现了对家庭成员的保护和尊重,有助于维护家庭和谐。

  3. 保障宗教仪式的神圣性:在宗教活动中,严格的洁净规则确保了仪式的神圣性和有效性,如“灵牌是祖灵的化身,禁外人挨近或不洁之物摆放周围”、“忌订婚、过年所杀的猪羊等畜无胆汗或脾脏暗淡翻卷”等。

  4. 促进文化传承:通过代代相传的禁忌体系,彝族文化得以完整保存和传承,这些禁忌不仅是行为规范,更是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彝族传统禁忌面临着传承与变迁的挑战。一方面,一些传统禁忌已不再被全民遵守,变得更加世俗化和个人化;另一方面,部分对人们道德行为规范的约束带来积极影响的传统禁忌,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仍然还被传承和利用着,对彝族现代社会的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

彝族禁忌体现了对生命、自然和社会的尊重与敬畏,是其文化智慧和伦理观念的体现。这些禁忌不仅是对过去智慧的继承,更是对文化传统的坚守和传承。在现代社会中,尊重彝族人的文化传统和习俗是非常重要的。彝族文化作为中国民族多样性的一部分,不仅丰富着中国的文化底蕴,也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作出了贡献。在文化交流和融合的今天,保护和传承彝族的传统文化和禁忌,不仅有利于维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更有助于促进全球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