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港:从内陆城市到全省最大港口的蝶变之路
周口港:从内陆城市到全省最大港口的蝶变之路
2024年,周口港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5205万吨,同比增长27.5%;集装箱吞吐量16.3万标箱,同比增长56%。这一串串数字背后,是周口港从一个内陆城市港口,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一跃成为河南省最大港口的生动写照。
天时地利:三河交汇的天然优势
周口港位于河南省周口市,这里汇聚了沙河、颍河、贾鲁河三条河流,形成了北方罕见的三河交汇景观。沙河发源于洛阳伏牛山,全长325公里;颍河全长561公里,是淮河的最大支流;贾鲁河全长256公里,流经郑州西部。三条河流的交汇,为周口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水运条件。
智慧港口:科技创新引领转型升级
近年来,周口港积极推进智慧化建设,致力于打造现代化、智能化的内河航运枢纽。目前,周口港中心作业区正在建设22个2000吨级泊位,建成后将具备年吞吐5000万吨以上的能力。同时,港口还配备了先进的5G场景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内外贸业务的量质齐升。
绿色发展:打造低碳环保的生态港口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周口港也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2024年1月,周口港首批300台新能源重卡正式投入使用,这些徐工新能源换电牵引车将广泛应用于港口、钢厂、矿山等各类短途运输场景。同时,港口还建设了配套的园区型新能源重卡/船舶双示范综合换电站,推进公水联运新能源综合服务中心项目,为打造绿色、低碳、智能化港口注入了新的动能。
经济引擎:带动区域发展的新动力
周口港的快速发展,不仅体现在吞吐量的增长上,更带动了整个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目前,周口港已开通至上海港、连云港港、太仓港等18条国内集装箱航线,以及至美国洛杉矶长滩港、迈阿密港等14条国际集装箱航线,货物集散范围覆盖河南、山西、陕西、宁夏、内蒙古、河北等中西部六省(自治区)。
同时,周口港还积极培育壮大临港产业,吸引了益海嘉里现代食品产业园、瑞茂通、周海粮油等一批临港偏好型项目落户。生物化工园区、周口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基地、河南(周口)绿色印染示范产业园等项目也在加快建设中,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展望未来: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周口港正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根据规划,周口港将依托沙颍河航道,进一步完善港口基础设施,提升通航能力,打造立足国内、服务西北、面向世界的现代化内河航运枢纽。同时,港口还将继续推进智慧化、绿色化建设,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互联互通,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