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冰雕:冬日里的历史印记
哈尔滨冰雕:冬日里的历史印记
1963年2月7日,哈尔滨第一届冰灯游园会在兆麟公园拉开帷幕,这是哈尔滨冰雪文化正式起步的标志。当时的冰灯作品造型简单,光源原始,主要以冰桶、五星等简单模具冻制冰罩灯,里面点上蜡烛对外展出。从第二届冰灯游园会开始,采用电灯光源、用天然冰镂刻冰雕,开启了我国现代冰雪艺术的新篇章。
1985年1月5日,全国第一个以冰雪为载体的地方性节庆活动——首届哈尔滨冰雪节在兆麟公园南门外开幕。1999年,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创办,是由哈尔滨市政府为迎接千年庆典神州世纪游活动推出的大型冰雪艺术精品工程,至今已成功举办25届。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创办于1999年,是由哈尔滨市政府为迎接千年庆典神州世纪游活动推出的大型冰雪艺术精品工程,至今已成功举办25届。第二十五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凭借81万平方米的占地面积和25万立方米的用冰(雪)量,成功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荣获“世界最大冰雪主题乐园”称号。值得一提的是,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梦幻冰雪馆今年7月6日开业当天成功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被认证为“世界最大的室内冰雪主题乐园”。不少游客特意从外地赶来,体验“一秒穿越夏冬”的奇妙之旅。
冰雪雕技艺:减法的艺术
冰雪雕技艺是黑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减法的艺术”。冰雕重在雕刻,美在晶莹剔透;雪雕注重塑形,美在洁白朴实。随着哈尔滨冰雪旅游知名度迅速提高,这项精湛的非遗技艺也为更多人所知晓。
在哈尔滨,冰雪雕艺人可谓卧虎藏龙。前不久,张伟洪的儿子张博奥从广东回到哈尔滨,看到张伟洪近年来做出的“新花样”,直呼“变化好大”——结合冰版画、冰雪画和水彩画,创新出冰彩相融的拓彩冰雪画;结合古法陶瓷,制作让冰花“绽放”在瓷器上的冰花瓷;结合纸雕和声光电,雪雕画在冰雪大世界的文创商店畅销……
代表作品:雪域高原上的祈福
在第二十五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冰雕大师邀请赛”上,一件名为《雪域高原上的祈福》的作品引人注目。这件作品取材自西藏高原上的牦牛和朴实豪爽的康巴汉子。牛尊的造型使作品威严庄重,四角周围的纹饰独具风格,牦牛身上配饰选取战国时期的青铜装饰纹样。牦牛底部一只飞燕,将作品托起,头部和毛发雕刻采用波斯风格,牛背上的康巴汉子是朴实、善良的代表。整个作品寓意着生活平稳、快乐幸福,有吉祥祈福的美好寓意。
文化意义:城市的名片
哈尔滨冰雕不仅是冬季旅游的重要吸引物,更是一种独特的城市文化符号。它体现了哈尔滨人的智慧和创造力,也展现了这座城市开放包容、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如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与日本札幌雪节、加拿大魁北克冬季狂欢节和挪威奥斯陆滑雪节并称世界四大冰雪节,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每当夜幕降临,冰雪大世界被五彩斑斓的灯光点亮。此时此刻,冰雕作品在灯光的映照下变得更加梦幻和神秘。游客们置身于这样的场景中,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忘却了寒冷与疲惫,只剩下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感动。
哈尔滨冰雕节,用匠心之作书写着冰雕传奇。它让人们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冰雪文化的魅力和内涵。它不仅仅是一个旅游项目,更是一个文化的符号和精神的象征。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期待哈尔滨冰雕节能够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成为更多人心中美好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