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白鹿洞书院:千年书院的文化传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白鹿洞书院:千年书院的文化传承

引用
新华网
12
来源
1.
http://www.jx.xinhuanet.com/20231026/59c443903d9a4f53bbd45014ae6a0b58/c.html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9%BD%E9%B9%BF%E6%B4%9E%E4%B9%A6%E9%99%A2/156228
3.
http://china.chinadaily.com.cn/2018-11/29/content_37333362.htm
4.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9%BD%E9%B9%BF%E6%9B%B8%E9%99%A2/6701811
5.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9%BD%E9%B9%BF%E6%B4%9E%E6%9B%B8%E9%99%A2/156228
6.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9%BD%E9%B9%BF%E4%B9%A6%E9%99%A2/6701811
7.
https://www.sohu.com/a/278745605_267106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9%BD%E9%B9%BF%E6%B4%9E%E4%B9%A6%E9%99%A2
9.
https://www.zgfznews.com/news.html?aid=773121
10.
https://www.rujiazg.com/article/15308
11.
https://m.weelv.com/qa/10264/121100.html
12.
http://www.sg.bnu.edu.cn/xwzx/234ebf33cca44c8bad3b5c24f489d498.htm

白鹿洞书院,这座被誉为“海内第一书院”的文化圣地,坐落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自唐代创建以来,历经千年沧桑,见证了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01

千年书院的兴衰史

白鹿洞书院的前身可追溯至唐代。相传,唐贞元年间(785-805),洛阳人李渤、李涉兄弟隐居庐山,李渤养了一只白鹿,时常与之相伴,因此被人们称为“白鹿先生”。李渤后来担任江州刺史时,在其隐居旧址建台,引水植花,将此地命名为“白鹿洞”。

真正奠定白鹿洞书院地位的是南唐时期。昇元四年(940年),南唐朝廷在此建立学馆,称“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非大一统国家在都城之外设立的国学,与京师国子监齐名。然而,随着南唐灭亡,书院逐渐荒废。

宋代是白鹿洞书院的重要转折点。宋太祖赵匡胤曾下令将国子监刻印的《九经》等书赐予白鹿洞书院,使其知名度大增。但书院的命运多舛,多次因战乱而毁坏。直到南宋淳熙年间(1179年),理学家朱熹出任南康太守,白鹿洞书院才迎来真正的复兴。

朱熹对白鹿洞书院的贡献堪称卓越。他不仅重建书院,还亲自讲学,订立学规,确立了书院的办学宗旨。朱熹所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教规》成为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准则,影响深远。在他的努力下,白鹿洞书院成为宋末至清初数百年间的重要文化摇篮。

02

文化传承的圣地

白鹿洞书院不仅是教育机构,更是文化传承的圣地。这里曾是无数文人墨客讲学论道的场所,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思想家都曾在此留下足迹。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期间,提出了“格物致知”的教育理念,强调通过观察事物来获取知识。他与陆九渊的“白鹿洞之会”更是成为中国哲学史上的一段佳话。陆九渊提出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至今仍刻在书院的石碑上,激励着后人。

明代思想家王阳明也曾到白鹿洞书院讲学,他的“心学”思想在这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白鹿洞书院见证了中国理学的兴盛,成为儒家思想的重要传播地。

03

古朴典雅的建筑布局

白鹿洞书院的建筑布局严谨,环境清幽,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书院的建筑特色。书院依山傍水,四周古树参天,环境优美,是理想的读书之所。

书院建筑群沿贯道溪自西向东串联式而筑,由棂星门、礼圣殿、白鹿洞书院、紫阳书院、延宾馆五个院落组成。白鹿洞书院位于第三组,坐北朝南,为三进院落,采用大四合院建筑布局。建筑材质主要为石木或砖木结构,屋顶为人字形硬山顶,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

院内主要建筑包括御书阁、明伦堂、白鹿洞和思贤台等。其中,御书阁用于存放皇帝赐书,明伦堂是讲学和集会的场所,白鹿洞则是书院的核心建筑,象征着书院的起源。这些古建筑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下,更显古朴典雅。

04

现代保护与文化传承

进入现代,白鹿洞书院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1988年,白鹿洞书院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二级自然保护区。书院现已成为集文物管理、教学、学术研究、旅游接待、林园建设五位一体的综合文化机构。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书院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祭祀展礼、开蒙教育等,通过朗诵经典、击鼓明智等形式,激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书院还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和国学研究,成为传播国学的重要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白鹿洞书院与嵩阳书院等其他古代书院合作,开展“书院文化之旅”活动,通过交流、竞赛、辩论等形式,共同传承书院文化。这种创新性的文化传承方式,为书院注入了新的活力。

白鹿洞书院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它承载着中国古代教育的智慧,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白鹿洞书院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继续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学者和游客,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播基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