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发布绿色算力产业新政,打造西部算力新高地
西宁发布绿色算力产业新政,打造西部算力新高地
2月10日,西宁市召开绿色算力产业招商引资、人才引进和服务保障新闻发布会,重磅发布一系列支持绿色算力产业发展的新政策。作为青海省的省会城市,西宁正依托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加速打造西部绿色算力产业新高地。
政策加码,构建绿色算力产业生态
2024年以来,青海省及西宁市相继出台多项政策,为绿色算力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其中,《青海省能源电力领域支持绿色算力产业发展若干措施》提出六大举措,包括强化电网供电保障、保障绿电供给、支持算力企业参与新能源项目建设等。《青海省促进绿色算力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则从产业培育、金融支持、创新支持和营商环境等方面提供政策保障。
西宁市也印发了《西宁市数字经济发展工作方案》和《西宁市集聚绿色算力人才的具体措施》,进一步细化落实相关支持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为西宁市绿色算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绿色算力产业加速布局
西宁市已建成8个数据中心,其中包括青藏高原生态大数据中心,累计建成标准机架10778架,算力规模达到5300P。目前,中国联通·阿里云万卡绿色算力等项目已点亮运行,绿电智算融合示范园建设也在加快推进。
根据规划,西宁市将以南川、东川工业园区为依托,加速构建绿色智算核心集聚区。未来3-5年内,西宁市将力争建成5万台机架规模,突破算力规模10万P,并持续扩充多元化算力供应体系。
独特优势助力产业腾飞
西宁市发展绿色算力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青海省清洁能源装机占比高达93%,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69%,均居全国第一。西宁市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城市建设,建成全省首家虚拟电厂,并全面启动“零碳园区”建设。
此外,西宁市夏季平均气温仅18.3℃,机房制冷成本更低。据估算,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西宁市在算力产业的投资成本可降低20%,运营成本可削减约30%。
人才引进与服务保障双管齐下
西宁市在人才引进方面力度空前。对直接引进的绿色算力人才,按层次分别给予120万元、80万元、45万元、10万元一次性资金支持;对柔性引进的人才,按层次分别给予40万元、25万元、15万元一次性资金支持。同时,西宁市还建立了300余人的专家人才库,创建了全省首个绿色算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共同体。
在服务保障方面,西宁市积极为企业搭建人才资源对接平台,主动对接兰州、西安、南京等高校资源丰富的城市。同时,强化绿色算力企业就业服务,通过各类线下专场招聘活动,精准对接企业用工需求。
产业前景广阔,投资机遇凸显
西宁市绿色算力产业已吸引多家企业签约,总投资达88.62亿元。西宁市还编制了产业链发展图谱和重点招商企业清单,建立9个招商专班对接企业100余家,谋划储备项目72个,计划投资超百亿元。
随着“东数西算”工程的深入推进,西宁市作为西部重要算力节点的地位将日益凸显。依托丰富的清洁能源、凉爽的气候条件以及完善的政策体系,西宁市正加速构建绿色算力产业生态,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