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新能源产业崛起的新高地
西宁:新能源产业崛起的新高地
西宁,这座高原古城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崛起为新能源产业的新高地。作为青海省的省会,西宁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在光伏、碳纤维和锂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取得显著进展。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用上了来自青海的高可靠性太阳能产品,以及国内首个万吨碳纤维生产基地在西宁建成投产,西宁正在成为新能源产业崛起的新高地。全市GDP十年来翻了一番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由5.1%提高到24.7%,西宁正走出一条特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光伏产业: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西宁市依托青海资源优势和自身产业基础,成功打造了“多晶硅-单晶硅-切片-太阳能电池-电池组件”较为完整的光伏制造产业链,光伏制造千亿级产业集群扎实推进。西宁市成功引入天合光能、亚洲硅业、高景太阳能、阿特斯、丽豪半导体、晶科能源等一批头部企业,光伏行业占比持续扩大。同时,在新引进企业带动下,光伏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光伏产业产品从最初的金属硅粉、光伏支架和多晶硅产品制造,发展到目前高纯晶硅、电子级多晶硅、光伏电池片、单晶硅棒、石英坩埚和太阳能组件等多种类光伏产品生产制造,产品分布从上游向中下游持续扩展。
西宁市各大企业持续加大光伏产业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加速产业升级。截至目前,光伏产业共汇聚1017位科研人才,并与浙江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天津大学、青海大学和青海民族大学等多所优秀院校及科研机构合作进行产学研联合研发,以光伏支架制造、高效低阻单晶硅片生产、大尺寸硅片产业化应用、TBC高效电池和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技术研究、高纯硅材料生产、N型低氧拉晶技术、高强度长寿命热场材料及其结构设计和拉棒智能生产等为主攻方向进行研发活动,初步形成了“多个研发中心齐聚、多条技术线路并进、多种产品产出”格局。
碳纤维产业:打造全球最高海拔生产基地
西宁开发区出台五年计划推动高性能纤维产业发展,目标到2028年形成以碳纤维产业为代表的完整产业链,打造1-2家全国一流企业。中复神鹰西宁项目已成为全球海拔最高、单体最大的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基地。中复神鹰西宁年产2.5万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全面投产,刷新了国内万吨级碳纤维工程的建设纪录。该项目的全面投产不仅为产业链提质升级提供了坚实的材料支撑,也将进一步加快我国高端碳纤维国产化进程,显著提升国产高端碳纤维自主保障能力。
锂电产业:连续两年入选中国百强产业集群
西宁锂电产业集群连续两年入选中国“百强产业集群”,已形成较大生产规模,并引进多个重点项目,产业链不断完善。西宁作为青海锂电产业发展的重要承载地,依托资源优势,以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超长寿命为导向,重点推进新型电化学储能电池及材料制造规模化发展,积极布局下一代高安全性电池技术,引进关键环节配套项目,加快布局锂电材料、电芯、电池等产业链项目,着力构建“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电芯—电池组—电池回收利用”锂电储能产业链,力争到2025年,全产业链产值规模超过1200亿元,建成产业链完整的锂电储能产业集群。
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面开展锂电池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招商,已初步形成锂电池产业联盟,现有产能规模达锂电池37.5吉瓦时、正极材料18.3万吨、隔膜1.5亿平方米、铜箔5万吨、壳体4000万套等。
政策支持:全方位推进产业发展
西宁市通过招商引资、政策扶持、金融服务等多方面措施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已构建起较为完整的光伏和锂电产业链,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建立产业链招商地图、明确重点招商项目、借助以商招商等形式靶向发力……5月末,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专班再一次出发,深刻把握“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工作要求,赴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叩门招商”,结合西宁优势产业集群,倾心推介,诚心洽谈。
西宁用实干认真作答——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求突破,以西宁开发区为载体,科学规划新能源产业布局,多角度、全方位推进全市新能源产业发展促进机制建设,并在实践中检验机制成效。制定《西宁市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工作方案》《西宁开发区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等15个子方案,统筹推进产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科技攻关等各项工作,以健全扶持激励政策体系,夯实新能源产业发展基础。
未来展望:打造新能源产业新高地
西宁正在以新能源产业为引领,打造具有西宁特色和优势的新能源产业集聚区。通过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强产业链招商,深化科技创新,西宁集群强链的步伐将会更加稳健,新能源产业在西宁也会更具韧性,更有风采。西宁这座高原古城,正在以新能源产业为引擎,驶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