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陀罗:最毒佛教花的致命真相
曼陀罗:最毒佛教花的致命真相
近日,浙江杭州一名18岁女孩因好奇,将网购的曼陀罗花籽泡水饮用,随后出现口吐白沫、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等症状,经医院诊断为曼陀罗中毒。这起案例再次敲响了警钟,提醒人们要警惕这种被称为“最毒佛教花”的危险植物。
认识曼陀罗:美丽的致命诱惑
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 L.),又名洋金花、狗核桃,是茄科曼陀罗属的一年生热带草本植物。其植株高达0.5-1.5米,叶片呈广卵形,边缘具有不规则波状浅齿裂。花单生于枝叉间或叶腋,直立,有短梗,花萼为筒状裂片三角形,颜色为白色或淡紫色。果实为蒴果卵状,淡黄色。曼陀罗的名字来自于梵文mandala的音译,所以也可以叫“曼茶罗”“满拿罗”。
这种植物在中国分布广泛,南北各省区均有其踪迹。它适应性强,喜温暖、湿润、向阳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均可种植,但以富含腐殖质和石灰质的土壤为佳。曼陀罗花期长,从6月持续到10月,花大且香味浓烈,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致命的毒性:全株皆毒,误食致命
尽管曼陀罗花形美观,但其全株含有剧毒。主要毒性成分是莨菪碱、阿托品及东莨菪碱等生物碱,这些物质都是毒蕈碱阻滞剂,能够竞争性地阻断副交感神经的支配作用。
误食曼陀罗后,中毒症状通常在半小时内出现,最快20分钟,最迟不超过3小时。初期症状包括口干、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皮肤干燥、潮红、发热,心跳加快、呼吸加深、血压升高、头痛、头晕、烦躁不安等。严重者会出现谵妄、幻听幻视、神志模糊、哭笑无常、肌肉抽搐、共济失调或阵发性抽搐及痉挛。若不及时救治,患者可能在12-24小时内陷入昏睡、痉挛、发绀,最终导致昏迷死亡。
紧急应对:科学预防与救治
一旦发现曼陀罗中毒,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催吐: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可先尝试自行催吐,减少毒素吸收。
就医:迅速送往医院,进行专业救治。医生会根据情况采取洗胃、导泻等措施,清除体内残留毒素。
药物治疗:使用3%硝酸毛果芸香碱溶液皮下注射,以拮抗莨菪碱作用。每15分钟一次,直至瞳孔缩小、对光反射出现、口腔黏膜湿润为止。也可用水杨酸毒扁豆碱皮下注射,每15分钟一次,可使用数次,直至症状减轻。
对症处理:对于出现烦躁不安或惊厥的患者,可给予氯丙嗪、水合氯醛、苯巴比妥、安定等镇静剂。但需避免使用吗啡或长效巴比妥类药物,以防增加中枢神经抑制作用。对于中毒引起中枢神经抑制的病人,应给氧吸入并作人工呼吸。对惊厥昏迷的重症病儿可肌注新斯的明,每3~4小时1次。高热时用冰袋降温,酒精擦澡,解热剂等。
预防为先:远离危险,守护健康
预防曼陀罗中毒的关键在于提高警惕,加强宣传教育:
识别教育:教育儿童识别曼陀罗,告知其危险性,避免采摘和食用。
食品安全:在食用豆类和蔬菜时,要仔细检查,防止曼陀罗种子或幼苗混入。
环境管理:及时清除田间、沟旁、道边、河岸、山坡等处的野生曼陀罗植株,减少潜在风险。
合理用药:在使用曼陀罗作为中药材时,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严格控制用量,避免自行使用。
曼陀罗虽然在佛教文化中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但其剧毒性不容忽视。了解其特征、毒性及预防措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免受其害。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要时刻保持警惕,远离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