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李清照的《如梦令》:少女时代的浪漫回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李清照的《如梦令》:少女时代的浪漫回忆

引用
澎湃
6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697877
2.
https://www.sohu.com/a/273085436_100250011
3.
https://www.sohu.com/a/726972697_121124748
4.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6%82%E6%A2%A6%E4%BB%A4%C2%B7%E5%B8%B8%E8%AE%B0%E6%BA%AA%E4%BA%AD%E6%97%A5%E6%9A%AE/2508753
5.
https://wap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7026008840426803991d3af6
6.
https://m.gushiwen.cn/shiwenv_3e33bfbb8f79.aspx

李清照的少女时代,是她人生中最无忧无虑、最充满诗意的时光。在这个时期,她创作了两首脍炙人口的《如梦令》,一首描绘了她与玩伴在溪边游玩、饮酒、误入荷花深处的情景,展现了少女的活泼与豪气;另一首则通过询问海棠花的对话,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两首词不仅展示了李清照的才华,也反映了她早期生活的闲适与快乐。

01

醉闯荷花丛:少女的活泼与豪气

第一首《如梦令》以“常记溪亭日暮”开篇,勾勒出一幅少女游玩的美丽画面: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描绘了李清照与玩伴们在溪边游玩的情景。她们带了酒菜,边玩边饮,直至日暮方尽兴而归。在回家途中,小船误入荷花深处,大家在慌乱中奋力划船,惊起了栖息的水鸟。词中的“沉醉”二字,既写出了她们饮酒的欢畅,也体现了她们对自然美景的陶醉。而“争渡,争渡”的重复,更增添了词的节奏感和画面的动感,仿佛让人听到少女们的欢声笑语和急切的呼喊声。

这首词的气质活泼可爱,又带着一股少年人的豪气,让人联想到《红楼梦》中史湘云的率真与豪迈。李清照在词中展现的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喜爱,更是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

02

绿肥红瘦:少女的敏感与多情

第二首《如梦令》则展现了李清照少女时代的另一面——敏感与多情: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词通过一个简单的对话场景,展现了少女对春天的留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词中“浓睡不消残酒”暗示了昨夜的酒宴,而“试问卷帘人”则体现了少女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当得知海棠花依旧时,她却敏锐地指出“应是绿肥红瘦”,道出了春天即将逝去的哀愁。

“绿肥红瘦”一句,以色彩对比和状态变化巧妙描绘了春天的消逝与夏日的到来,既具画面感又富含深意。这种对自然美的敏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正是少女情怀的真实写照。

03

家庭环境与文化氛围的影响

李清照之所以能在少女时代创作出如此优美动人的词作,与其家庭环境和文化氛围密不可分。她的父亲李格非饱读诗书,母亲王氏也善于诗书文章。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李清照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文化熏陶,培养了对诗词的浓厚兴趣。

此外,李清照生活的时代,宋朝的文学艺术氛围浓厚,女性受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多。她不仅能够像男子一样学习诗词,还能外出游玩,欣赏自然美景,这些都为她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04

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这两首《如梦令》不仅是李清照的成名之作,也是宋代婉约词的经典代表。它们以简短篇幅展现出丰富的情感层次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充分体现了李清照作为一代才女的文学造诣。

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称赞“绿肥红瘦”一句“此语甚新”,明代沈际飞《草堂诗馀正集》评价“知否?知否?”叠句妙不可言,清代王士禛认为“绿肥红瘦”体现了人工雕琢与自然之美结合的高超艺术水平。这些评价都说明了这两首词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李清照的这两首《如梦令》不仅是她少女时代的浪漫回忆,更是中国文学史上珍贵的女性文学遗产。它们展现了李清照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女词人的独特魅力,也让我们得以一窥宋代女性文人的精神世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