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李清照与王超:《如梦令》的艺术传承与创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李清照与王超:《如梦令》的艺术传承与创新

引用
百度
12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D%8E%E6%B8%85%E7%85%A7/6351
2.
https://baike.sogou.com/v101832200.htm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E%8B%E8%B6%85/4771000
4.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515336492451031820.html
5.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375258653.html
6.
https://m.sohu.com/a/851564642_121157750/?pvid=000115_3w_a
7.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E%8B%E8%B6%85/61198831
8.
https://www.sohu.com/a/324189465_391326
9.
https://wpwvip.com/article/jyjx/7347.html
10.
https://mparticle.uc.cn/article.html?uc_param_str=frdnsnpfvecpntnwprdssskt#!wm_aid=82c8a847bddc422585ad1e09cac6c4d9!!wm_id=b1796ad2e4e745bbbd283e126e103fd2
11.
https://m.fx361.com/news/2022/1229/13687948.html
12.
https://www.xuekanba.com/lunwen/yishu/10-3023.html

李清照,这位被誉为“天下第一才女”的宋代女词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的词作《如梦令》不仅展现了她早期生活的闲适心境,更成为了现代作曲家王超创作艺术歌曲的灵感来源。本文将探讨李清照与王超如何跨越时空,共同完成这一艺术佳作。

01

李清照与《如梦令》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她的词作前期多写悠闲生活,后期则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如梦令》是李清照早期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前后,展现了她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全词以宿醉醒来询问花事为引子,通过对白展现人物心理,表达了惜春伤春之情。其中“绿肥红瘦”一句,以色彩对比和状态变化巧妙描绘了春天的消逝与夏日的到来,既具画面感又富含深意。这句词不仅体现了李清照作为一代才女的文学造诣,更为后世的音乐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02

王超的音乐创新

王超,作为知名原创组合爱乐团创始人,曾获亚洲最佳吉他手奖,擅长将古典诗词与现代流行音乐元素相结合。他的音乐创作既保留了传统诗词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音乐的创新手法,为古诗词艺术歌曲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在创作《如梦令》艺术歌曲时,王超巧妙地将李清照的词作与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创造出既符合传统审美又具有时代感的音乐作品。他运用了E羽雅乐七声调式,在五声调式的基础上加入变徵、变宫两个偏音,使全曲音乐听起来更加活泼可爱,也使整首乐曲蕴含独特的民族韵味。同时,他还借鉴了西方的半音阶旋律、离调和转调的创作方式,使得作品在保持传统韵味的同时,又不失现代感。

03

跨越时空的完美结合

在《如梦令》的艺术歌曲版本中,王超采用了4/4拍的节奏,速度较慢,旋律进行平稳,音程跳动不大。整首作品由引子、A段、间奏、A’段和尾声组成,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在演唱处理上,王超注重细节的把握,如在“沉醉不知归路”一句时,使用八分音符分解琶音,营造出对生活美好向往的听觉感受;在“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时,伴奏音型由舒缓的八分音符转变为紧张的十六分音符,凸显出李清照在特定情境下的欢愉之感。

在伴奏织体方面,王超运用了柱式和弦与分解和弦的结合。在第一部分中,每一小节的第一个强拍使用柱式和弦,突出古诗词的韵味;在第二部分之后,采用全分解和弦,展现少女时期的李清照朝气与柔情;最后一部分放缓分解和弦速度,增加琶音,体现出对美好生活的依依不舍。

古诗词艺术歌曲《如梦令》整首歌曲的听觉感受上给人一种悠扬婉转的感觉,伴奏织体更是与主旋律声部形成完美的配合,歌曲整体运用了起承转合的旋律手法,体现出歌曲婉转柔和的音乐感受,随着情绪的慢慢推进,表现出了此首作品的艺术性。

04

结语

《如梦令》艺术歌曲的成功,不仅在于它完美融合了李清照的文学才华与王超的音乐创新,更在于它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和谐统一。这首作品不仅深受歌唱家的喜爱,更成为了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让更多的听众得以领略到古诗词的魅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