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用医德医风守护生命
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用医德医风守护生命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国,无数医护人员挺身而出,奔赴抗疫一线。他们以崇高的医德医风,展现了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冲锋在前,展现医者担当
“医生的这种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的一种使命感,见了病人就要救。”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的话道出了广大医生的心声。面对未知的病毒,他们没有退缩,而是毅然决然地冲向最前线。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却依然坚守岗位,带领600多名医护人员连续奋战。他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
据统计,全国共有340多支医疗队、4.2万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他们中有的推迟婚礼,有的放弃休假,有的甚至来不及与家人告别,就踏上了前往疫情最严重地区的征程。
救死扶伤,彰显医者仁心
在救治过程中,医生们始终把患者的生命放在第一位。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秦恩强,为了救治患者,忘记了今天是星期几,忘记了女儿的生日,但没有忘记每个病人的病情。
面对没有特效药的困境,医生们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带领团队,通过中药汤剂和中成药的使用,有效控制了疫情的蔓延。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援鄂医疗队队长郭军则通过耐心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创新突破,贡献中国智慧
在与病毒的较量中,医生们不断创新治疗方法。解放军第980医院的孙殿兴发明了传染性气溶胶和飞沫阻断装置,既提高了治疗效果,又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叶柏新创建了“全球抗击新冠疫情一线医生交流群”,吸引了来自20多个国家的2000多名医生加入。通过这个平台,中国的抗疫经验得以传播到世界各地,为全球抗疫做出了重要贡献。
科普宣传,守护公众健康
除了在医院救治患者,医生们还通过各种媒体平台普及防疫知识。健康报社通过报纸、微博、微信等渠道,全方位报道疫情防控进展,发布权威信息。仅在1月22日至1月31日期间,健康报官方微信就发送了50多篇相关报道,其中多篇获得广泛转发。
医生们还积极参与在线义诊,解答公众疑问。健康报与春雨医生合作推出免费义诊平台,与搜狗搜索推出全民战“疫”同程查询服务,与支付宝推出科普答题活动,与阿里健康推出疫情动态地图等服务,为公众提供了便捷的健康咨询渠道。
荣誉与认可
医生们的付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江苏省将抗疫表现纳入职称评定指标,14名援鄂医护人员因此直接被认定为高级职称。国家授予许多医护人员“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以表彰他们的突出贡献。
这次抗疫斗争充分展现了医生群体的高尚医德。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为全社会树立了榜样。他们的事迹将被永远铭记,他们的精神将激励着更多人投身医疗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