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提质升级大湘西12条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 大湘西全景环线呼之欲出
湖南提质升级大湘西12条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 大湘西全景环线呼之欲出
湖南省大湘西地区将实施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品牌提质升级工程。根据最新发布的《“十四五”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品牌提质升级工程实施方案》,到2025年,大湘西地区将全面建成“一环两纵四横”景观长廊,大湘西全景环线基本成型,跨省际旅游精品线路全面畅通,武陵山国家旅游风景道建设初见成效。
“一环两纵四横”景观长廊,是以高速为轴构建“长沙-常德-张家界-吉首-怀化-邵阳-娄底-湘潭-长沙”大湘西全景环线,大湘西生态风情、大湘西民俗文化两条纵向景观长廊,世界遗产、沅水民俗、沪昆高铁文化、湘西南原生态四条横向景观长廊。
未来5年,湖南将在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的节点景区和特色村镇,建设50家以上旅游营地。重点支持自驾车(房车)营地、飞行营地和露营基地建设,在国省干线公路沿线合理布局观景台、汽车营地,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增设旅游精品线路营销推广示范点和旅游购物示范店。
方案提出,丰富新兴业态,促进文旅消费。支持100个左右资源品位高、品牌形象优、辐射带动强的旅游景区,力争大湘西地区新增3A级以上景区50家;支持30家以上以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农耕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普文化、自然生态等为主题的研学基地建设;鼓励发展夜间旅游项目,打造50个左右高品质地标性夜间经济集聚区。
2015年以来,湖南推进12条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建设,累计安排专项资金20余亿元,拉动社会投资200多亿元,提质升级86个乡村旅游景区,建成1096家“湘村客栈”、13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项目、51个茶旅融合示范项目,建成一批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辐射带动1000余个贫困村实现脱贫致富,叫响“神韵湘西”旅游品牌。
大湘西文化生态旅游12条精品线路
线路一 土家探源
串接县市:永顺县、古丈县、龙山县、保靖县
线路主题:依托浓郁的土家族民俗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形成东接张家界和怀化沅陵,西连重庆的土家风情线路。
线路二 神秘苗乡
途经地区:花垣县、吉首市、保靖县、古丈县、泸溪县、凤凰县、麻阳苗族自治县
线路主题:依托浓郁的苗族民俗资源和神秘的乡土文化资源,形成北接重庆、南连怀化、西通贵州的神秘苗乡风情线路。
线路三 古城商道
途经地区:洞口县、洪江区、洪江市、鹤城区、中方县、芷江侗族自治县、新晃侗族自治县
线路主题:依托怀化独特的抗战文化、商道文化、夜郎文化旅游资源,形成东接邵阳、西连贵州的古城商道线路。
线路四 侗苗风情
途经地区:洪江区、会同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
线路主题:依托怀化深厚的古建筑文化资源和浓郁的侗族苗族民俗资源,形成北接洪江、南连桂林的侗乡苗寨风情线路。
线路五 生态丹霞
途经地区:新宁县、武冈市、城步苗族自治县、绥宁县、通道侗族自治县
线路主题:依托崀山和万佛山丹霞地貌、古城文化、苗族民俗风情等生态旅游资源,打造地质生态旅游线路。
线路六 沅澧山水
途经地区:永定区、沅陵县、常德市
线路主题:依托张家界永定区独特的自然资源、怀化沅陵原生态自然与文化资源,形成东接大洞庭,北连张家界市区的原生态文化风情线路。
线路七 湘军寻古
途经地区:双峰县、娄星区、涟源市、北塔区、双清区、大祥区、邵阳县、新邵县、邵东市、隆回县、洞口县
线路主题:依托娄底丰富的湘军名人文化旅游资源、邵阳独特的名人故居资源,形成东接长沙、西连怀化的湘中名人文化线路。
线路八 神韵梅山
途经地区:安化县、新化县、冷水江市、隆回县、溆浦县、辰溪县
线路主题:充分利用以新化县为核心的梅山文化资源、安化县黑茶文化资源、隆回县花瑶民俗风情资源、溆浦县山水人文资源,打造以“大梅山文化”为品牌,集文化感悟、民俗体验、美食休闲于一体的文化体验精品旅游线路,对接大洞庭,串连湘西南。
线路九 世外桃源
途经地区:桃源县、石门县、澧县、鼎城区、武陵区
线路主题:依托常德桃源县和石门县丰富的乡村生态旅游、茶禅文化资源,形成西接怀化、北连张家界的世外桃源休闲线路。
线路十 峰林峡谷
途经地区:桑植县、永定区、武陵源区、慈利县
线路主题:依托张家界武陵源核心景区的峰林峡谷地貌,打造以“峰林”为特色的自然景观旅游线路,东接常德,西连湘西州。
线路十一 武陵民俗
途经地区:永定区、武陵源区、慈利县、桑植县
线路主题:依托张家界武陵源独特的土家族、白族等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打造以“武陵民俗”为特色的文化旅游线路,东接常德,西连湘西州。
线路十二 瑶家古风
途经地区:江华瑶族自治县、江永县、道县、宁远县
线路主题:依托永州地区的瑶族文化资源,打造以“瑶家古风”为特色的文化旅游线路,北接郴州,南连广西。
据“游潇湘”精品线路云平台统计,2019年1月至2021年11月30日,共有402家旅行社在大湘西、大湘东共13条精品线路上发团81203次,精准送达特色村镇的游客达317.63万人次,参与接待的特色村镇290个,实现直接经济收入8.42亿元,带动文化和旅游相关产业消费突破200亿元。
本文原文来自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