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官渡之战:曹操如何以弱胜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官渡之战:曹操如何以弱胜强?

引用
网易
12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NV5OD1505564UD9.html
2.
https://baike.sogou.com/v124743.htm?d=123
3.
https://www.sohu.com/a/328983980_120234827
4.
https://www.baidu.com/from=844b/ssid=0/s?word=%E4%B8%89%E5%9B%BD%E6%BC%94%E4%B9%89%E5%AE%98%E6%B8%A1%E4%B9%8B%E6%88%98%E5%85%B5%E5%8A%9B&sa=re_dl_prs_34689_5&ms=1&rqid=9821229953578589665&rq=%E5%AE%98%E6%B8%A1%E4%B9%8B%E6%88%98%E5%90%8E%E8%A2%81%E7%BB%8D%E5%85%B5%E5%8A%9B&rsf=1630001&asctag=70800
5.
https://www.sohu.com/a/721817541_120097774
6.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E%98%E6%B8%A1%E4%B9%8B%E6%88%98/410272
7.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K7RRM9H0543IDY8.html
8.
https://news.stcn.com/pl/202003/t20200326_1354147.html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E%98%E6%B8%A1%E4%B9%8B%E6%88%98
10.
https://mparticle.uc.cn/article.html?uc_param_str=frdnsnpfvecpntnwprdssskt#!wm_aid=2c1050aed2154dbb803148a8cc43d83d!!wm_id=f170dd2cd6da48d1894c3c31d6b5685b
11.
https://mparticle.uc.cn/article.html?uc_param_str=frdnsnpfvecpntnwprdssskt#!wm_aid=54917248ef234080bce0c1da91372d74!!wm_id=30c357573827481dbf5c1955597b6cba
12.
https://www.hengyang.gov.cn/ccad/rfdt/jcdt/20240219/i3258709.html

公元200年,汉献帝建安五年,一场决定北方霸权归属的战役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爆发。这场战役的双方,是北方最大的两个军阀:袁绍与曹操。官渡之战不仅是一场军事对决,更是两位杰出政治家、军事家的智慧较量。最终,曹操以弱胜强,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01

势均力敌的对决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官渡之战是袁绍以绝对优势兵力对曹操的压制性进攻。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袁绍虽然占据青、幽、并、冀四州,但实际有效控制区域有限:并州被羌胡占据,幽州有公孙度割据,青州则是黄巾军的残余势力范围。而曹操虽然控制兖、豫、徐、司四州,但真正能调动的势力仅限于兖州和豫州北部。双方在有效实力上其实是旗鼓相当的。

02

关键战役:从白马到乌巢

白马之战:声东击西显神威

建安五年(200年)二月,袁绍率步兵十余万、骑兵一万,进军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准备渡河,同时派遣颜良进攻白马(今河南滑县东北)。面对袁军的强大攻势,曹操采纳荀攸的建议,声东击西,佯装欲于延津渡河,诱使袁绍分兵西向,实则轻兵突袭白马。颜良于阵间措手不及,为关羽所杀,白马之围遂解。

延津之战:以利诱之破强敌

解救白马后,曹操迁移民众,沿河西南向退。袁绍率军渡河,追击曹操,至延津南。曹操令骑兵解鞍放马,将辎重丢弃。文丑与刘备带着五六千骑兵先后追至,士兵们争夺辎重,情况混乱。曹操以五百余骑兵和若干步兵乘机突击,大破,斩其骑将文丑。此后,曹操还军官渡,袁绍进保阳武(今河南原阳县东南)。而关羽脱离曹营复投刘备。

乌巢之战:断粮绝敌定胜局

八月,袁绍不听沮授持久作战的建议,自阳武逐渐进逼至官渡,依沙塠为屯,东西数十里。九月,曹操与袁绍交战不利,转而坚壁拒敌。袁军建高橹,垒土山,居高而射,曹兵只得蒙盾而行。曹操于是制作霹雳车,发石击破橹楼。袁军又掘地道,曹军就挖长沟。曹军粮草将尽,士卒疲乏,曹操写信给荀彧,商议要退守许都。据《三国志·武帝纪》,曹操一日见运粮士兵疲于奔命,于心不忍,不禁脱口而出,“却十五日为汝破绍,不复劳汝矣!”荀彧回信说:“袁绍将主力集结于官渡,想要与公决胜负。明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这是决定天下大势的关键所在。就像当年楚、汉在荥阳、成皋之间,刘邦、项羽没有人肯先退一步,以为先退则势屈。现在明公以一当十,扼守要冲而使袁绍不能前进。情势已然明朗,绝无回旋的余地,不久就会发生重大的转变。这正是出奇制胜的时机,千万不可坐失。愿明公审时度势啊。”于是曹操决心继续坚守待机,同时令徐晃等人骚扰袁军补给线。

十月,袁绍派遣淳于琼率兵万余护送军粮,屯宿于距袁绍大营四十里的乌巢(今河南延津县东南)。沮授建议增派蒋奇率部于侧翼掩护,袁绍不从。许攸献计轻军夜袭许都,也不被采纳;又因其家属犯法下狱,许遂与袁决裂,转投曹操。曹操光着脚出来迎接,问计于许攸。许攸告诉曹操,袁军辎重万余乘在故市、乌巢,守备不严,劝他轻兵破袭,则袁将自败。

曹操当机立断,发动乌巢之战,令曹洪、荀攸留守官渡大营,自领步骑五千人,伪装成袁军蒋奇部队,人衔枚马缚口,携带柴草,从小路夜行,迅速赶到乌巢,纵火围攻,淳于琼部惊慌混乱。拂晓,淳于琼才发现曹操兵少(只有5000),出阵反攻,曹操率军突击,淳于琼又退守营中。袁绍得知军情,只派轻骑救援淳于琼,而命令张郃、高览重兵攻打曹操官渡大营。张郃认为,乌巢战场才是战局关键,应全力救援,袁绍不听。援军迫近乌巢时,曹操鼓舞士气,集中兵力,先斩淳于琼,再破援骑,将袁军物资全部焚毁。

消息传至官渡前线,谋士郭图进谗言陷害张郃、高览,张郃、高览二人得悉后方有变,率部降曹。于是袁军完全崩溃,曹操见袁绍军心阵脚大乱,便兵分八路大举进攻,袁军大败往北奔逃,军队死伤难以计数,经此一战袁军的主力部队几乎被消灭殆尽。袁绍与长子袁谭仅率兵八百渡河逃回北方。

03

以弱胜强的关键

官渡之战中,曹操能够以弱胜强,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政治优势: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在政治上占据主动。而袁绍急于南下争天下,缺乏正当理由,师出无名。

  2. 战略眼光:曹操善于把握战机,灵活运用战术。从白马之战的声东击西,到延津之战的诱敌深入,再到乌巢之战的断粮奇袭,每一步都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

  3. 知人善任:曹操能够听取谋士的建议,善于用人。荀彧、荀攸、郭嘉等谋士为曹操出谋划策,张辽、关羽、徐晃等将领在战场上英勇作战,形成了强大的团队力量。

  4. 内部团结:与袁绍集团内部矛盾重重相比,曹操阵营相对团结。袁绍用人失当,内部派系林立,最终导致关键时刻无法形成合力。

04

历史意义

官渡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也是三国时期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之一。此战之后,袁绍集团一蹶不振,曹操则乘势统一了中国北方,为后来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官渡之战不仅展现了曹操作为军事家的才能,更体现了其在政治、用人等方面的卓越能力,其战略眼光和战术运用至今仍被后人称道。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