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研究揭示:蓝光如何影响青少年睡眠?
荷兰研究揭示:蓝光如何影响青少年睡眠?
荷兰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晚上使用电子设备发出的蓝光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睡眠质量。阿姆斯特丹医院通过实验发现,佩戴特殊眼镜过滤蓝光,可以显著改善青少年的睡眠质量和情绪。
荷兰研究:过滤蓝光改善睡眠
阿姆斯特丹医院的研究人员针对55名12-17岁的青少年进行了睡眠质量研究。研究发现,每天使用屏幕4小时以上的青少年,平均需要30分钟后才能入睡,且比使用时间少于1小时的青少年更晚醒来,更容易感到疲劳、缺乏注意力和心情不佳。
在后续实验中,研究人员让25名青少年分别进行两种实验:一种是在睡前20分钟禁止使用3C设备,另一种是在睡前佩戴特殊的眼镜过滤蓝光。结果表明,佩戴特殊眼镜的青少年睡眠质量改善更为显著,能够更快入睡且早醒,睡眠剥夺症状也有所减少。
曼彻斯特大学的新发现:黄光的影响
然而,关于蓝光对睡眠的影响,科学界有了新的发现。曼彻斯特大学的一项研究对传统的"蓝光危害"观点提出了挑战。研究发现,黄光可能比蓝光对生物钟的影响更大。
在我们的眼睛中,除了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还存在少量专门感知光线的细胞。这些细胞产生的黑视素分子不仅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还会影响我们的昼夜节律。研究通过小鼠实验发现,黄光对动物的生物钟行为具有更大的影响。这一发现表明,设备屏幕上的黄色过滤器可能并不能有效改善睡眠质量。
蓝光影响睡眠的原理
蓝光之所以会影响睡眠,主要是因为它会抑制松果体分泌褪黑素,而褪黑素是调节睡眠的关键激素。当视网膜中的感光细胞接收到蓝光后,会通过视交叉上核影响生物钟,使大脑保持清醒状态,从而扰乱正常的睡眠周期。
最新的蓝光防护技术
为了应对蓝光对睡眠的影响,科学家们正在不断研发新的防护技术。目前主要的防护技术包括:
吸收型防蓝光膜:通过蓝光吸收剂来吸收蓝光,常用的吸收剂有有机、有机无机杂化型和无机型三种。德国哈罗防蓝光护目眼镜就是采用这种技术,能过滤97%的高能短波蓝光。
反射型防蓝光膜:通过在基材表面镀制多层膜,利用高低折射率搭配的层间结构,实现对蓝光波段的相干相消。这是目前主流的防护技术。
其他防蓝光技术:包括通过表面微结构、光扩散粒子等方式来限制或散射蓝光,或者通过波长转换将有害蓝光转化为其他波长的光。
实用建议
基于以上研究发现,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减少晚间屏幕使用时间:尽量避免在睡前2-3小时内使用电子设备。
使用夜间模式需谨慎:虽然夜间模式可以过滤部分蓝光,但黄光也可能影响睡眠,因此不能完全依赖。
佩戴防蓝光眼镜:选择质量可靠的防蓝光眼镜,尤其是在夜间使用电子设备时。
调整环境照明:使用对褪黑激素影响最小的昏暗红灯作为夜间照明。
建立规律作息习惯:保持固定的睡眠时间,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
避免床上使用手机:减少睡前对电子设备的依赖。
这些研究和建议为我们提供了科学依据,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蓝光对睡眠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在青少年群体中,合理使用电子设备、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对于改善睡眠质量、维护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