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生态守护:揭秘赤水河保护背后的黑科技
科技赋能生态守护:揭秘赤水河保护背后的黑科技
赤水河,这条长江上游唯一一条未被污染和闸坝阻断的自然河流,近年来在科技助力下焕发新生。从智慧监管到遥感监测,再到水质生态监测,一系列高科技手段的应用,让赤水河的生态保护插上了科技翅膀。
智慧监管:打造立体化监控网络
在赤水河流域视频监控指挥中心,工作人员通过监控系统和雷达预警技术,能够迅速发现并处理违规行为。一旦发现违规操作,系统会通过手机APP将信息发送到后端工作人员,并由他们通知所在辖区的派出所进行制止。
遵义生态环境局赤水分局副局长刘志强表示:“近年来,我们抓住贵州大数据发展机遇,建成了‘智慧环保’‘智慧河长’‘智慧渔政’等多个视频监控系统和大数据平台,实现了对赤水河水上、岸上、空中三位一体的立体监管全覆盖。通过数字化监管和大数据赋能,我们的执法监管更加精准快速高效。”
截至目前,赤水市已建成多个视频监控系统和大数据平台,全市20余家重点企业、重点排污单位安装了出水在线监测设备,赤水河沿岸累计安装各类视频监控300余个。赤水河鲢鱼溪、习水河长沙2个国控段面已纳入国家水质自动监测网,形成了集数据管理、AI分析、污染源监测、执法巡查、应急指挥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大数据平台,实现了赤水河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智能化。
遥感监测:天眼守护生态健康
中科遥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赤水河流域提供了全面的遥感监测服务。通过多颗卫星组网监测,实现了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全方位监控。
遥感监测服务采用亚米级至3米级的高分辨率卫星数据,通过遥感集市平台进行数据处理和信息提取。监测内容包括土地类型变化、地表占压、堆积物监测等,能够及时发现生态环境变化和潜在问题。
水质监测:微观世界里的生态密码
在赤水河四川段,泸州水质监测中心持续开展水生态监测工作。监测人员定期在赤水河干流泸州段上游、中游和下游3个监测断面取样,监测内容涵盖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等指标。
监测人员旷运佳介绍:“水清与水生态环境的质量还不能完全画等号,还要通过相关水生生物的指标来确定水生态系统的情况。”监测人员不仅要采集水样,还要观察记录水生植物的种属科目、数量等指标。这些微观世界里的生态密码,为评估赤水河水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依据。
科技赋能:守护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通过智慧监管、遥感监测和水质生态监测等高科技手段的综合应用,赤水河的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赤水河水环境水质达标率100%,生态流量保障程度100%,赤水河遵义段森林覆盖率常年保持64%以上,流入长江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标准,3000余种物种在赤水河畔休养生息。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工作,严守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底线,限制项目准入;做好雨污管网分离工作,不让一滴污水流入赤水河;继续加强赤水河流域生态修复,做好水土保持、水环境治理等工作,实现‘政府治水’与‘全民治水’协同发力。”赤水市水务局局长张宪陶说。
科技正在为赤水河的生态保护插上科技翅膀,让这条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更加牢固。随着科技手段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赤水河的明天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