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梯级水光蓄互补电站在四川投运
全球首个梯级水光蓄互补电站在四川投运
5月13日,四川阿坝州小金川河流域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全球首个梯级水光蓄互补电站正式投运。这一创新性工程不仅实现了国内首台变速恒频可逆式抽蓄机组全功率运行,更攻克了多个世界性难题,为我国清洁能源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核心技术突破:变速恒频可逆式抽蓄机组
作为整个项目的“心脏”,变速恒频可逆式抽蓄机组的研制成功具有里程碑意义。这台由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机组,实现了定速发电、变速发电、变速抽水等多种运行模式,且运行稳定,各项指标优良。
该机组采用高转速、卧式结构设计,对转子结构及运行稳定性要求极高。研发团队通过反复优化电磁负荷、绝缘系统、冷却系统及结构强度等关键参数,最终完成了这一国内首创的技术突破。
创新运行机制:水电光伏完美互补
该电站通过在原有春厂坝水电站厂区新安装1台装机容量0.5万千瓦的抽蓄机组,与已有的19.5万千瓦水电和5万千瓦光伏电站共同组成梯级水光蓄互补联合发电系统。
系统运行时,当电能过剩,抽蓄机组将把水从下库抽到上库储存;用电高峰时,则从上库向下库放水发电。日照条件好时,光伏出力最大化,晚上停光伏,抽蓄机组顶上,真正实现了水电和光伏的完美互补。
智能调度:让能源利用更高效
项目团队还开发了世界首个梯级水光蓄互补电站联合运行控制与智能调度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电站的自主决策和智能调度,确保在不同工况下都能达到最优运行状态。
据初步测算,项目投产后,每年可增加光伏发电量225万千瓦时,增加水电消纳量975万千瓦时,显著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
突破重重挑战:开创多个“首次”
- 国内首台变速恒频可逆式抽蓄机组:实现百毫秒级切换,打破国外垄断,预期降低同类设备价格20%以上。
- 世界首个梯级水光蓄互补电站联合运行控制与智能调度系统:实现电站自己决策、自己纠偏的联合智能调度。
- 首次在已投产电站厂房内扩建抽蓄机组:克服场地狭小、渗水严重等挑战,为后续改造项目提供了宝贵经验。
战略意义:为“双碳”目标注入新动力
这一示范工程的投运,对于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战略意义。四川拥有数千座小水电,其中多个流域与小金川河流域应用条件类似,该项目为这些流域提供了可借鉴的工程实例。
在全球积极推进碳中和的今天,小金川河流域梯级水光蓄互补电站的成功投运,不仅展示了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实力,更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