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尘封30年的绝密工程,中国60年代工程代号816,绝密建设17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尘封30年的绝密工程,中国60年代工程代号816,绝密建设17年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DHHSS305563SKH.html

在重庆涪陵区白涛街道,有一个被称为“816”的绝密工程,它曾是中国为核武器提供核原料的秘密地下核工厂。这个工程在1966年启动,历经17年的秘密建设,最终因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停工。今天,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尘封30年的绝密工程的神秘面纱。

上世纪60年代,中国正处于三线建设的关键时期,却恰逢中苏关系遇冷,越南北部湾事件爆发,真可谓腹背受敌,内外交困。而导致这一切的“元凶”,就是1964年发生在罗布泊的那一声惊天巨响。

一个贫穷落后的中国,和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大国,完全是两个概念。中国人造出了原子弹,让处于冷战的美苏两国同时感受到巨大危机:一个潜在的超级对手即将崛起在东方。

拥核是必然的选择,但我们不曾想到对手来得如此之快。在当时的背景下,中国刚刚具备了制造原子弹的能力,距离构建一整套成熟的核反击体系还相去甚远。无奈之下,我们只能与敌人赛跑,与时间赛跑。

随着“毁灭中国核力量”的威胁越来越多,我国领导层短时间内便拍板决定:有必要在内陆腹地修建一座隐蔽的核设施,用于核武器的研发、储存、战备。而在当时背景下,美军的侦察机频繁入侵我国领空,修建地面建筑群显然不够安全。于是,一项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地底战略工程——816地下核工程宣布立项。

在重庆,有一个工程被隐藏了50多年,代号816工程。这个过程是在2002的时候,国家宣布对其进行解密,人们对这个工程才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之前的50年没有任何人知道这个工程,那么这个工程到底是干什么的呢?

“三线建设”,一个在当下已陌生的名词,曾经有着强烈的时代烙印,是一段共和国历史上的不平凡历程,构成了一段不应被忘却的历史。

随着国际形势的急剧恶化,为了“备战备荒”,当时的领袖从战略需要出发,开始了一次由东向西转移的战略大调整,三线建设由此拉开。

领袖的大手一挥,将长城雁门关以南、广东韶关以北、京广铁路以西、甘肃乌鞘岭以东的广大腹地,包括川、滇、黔、陕、甘、宁、青、晋、豫、鄂、湘、粤、桂等13个省、自治区,占中国三分之一以上国土的地理区域,划归三线建设的范围。

在重庆涪陵区白涛街道,一个叫做白涛镇金子山的地方,这里的人和事,甚至所在的小镇地名,曾在这个世界上和地图上消失了三十多年岁月。816这个名字,重新被提起,才不过十余年的时间。

人们很难相信,在金子山这个山高林密的小山包下,静静地躺卧着这样一个地下核工厂。

816地下核工程从未被正式启动过,它为和平而建,又因和平而停。它曾是国内为核武器提供核原料的秘密地下核工厂,当年,这项工程被列为军事机密!当年6万人进山洞与外界断绝联系,整整挖了17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