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五共和国两帝国更迭史:从大革命到戴高乐时代;兴凯湖:中国最大淡水湖的前世今生
法国五共和国两帝国更迭史:从大革命到戴高乐时代;兴凯湖:中国最大淡水湖的前世今生
法国历史上经历了五个共和国和两个帝国的更迭,每个政权的兴替都见证了法国近现代史的重要转折。同时,在中国东北部,有一个被誉为“北国绿宝石”的兴凯湖,其自然生态和地缘政治背景同样引人入胜。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法国历史上的五个共和国和两个帝国,以及兴凯湖的地理特征和历史变迁。
法兰西共和国的历史沿革
法兰西共和国,亦称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简称法国,首都巴黎。
1792年,建立第一共和国。此后历经拿破仑建立的第一帝国、波旁王朝复辟、七月王朝、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第三共和国。1946年10月,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成立。1958年,第五共和国成立,戴高乐为首任总统。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9-1804.5)是法国大革命期间建立的法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1792年9月22日,新选出的议会即国民公会开幕。国民公会通过废除君主制的议案,宣布成立法兰西共和国——历史上称为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年,国王路易十六被推上了断头台,波旁王朝被推翻。
1794年7月,反对罗伯斯比尔的各派力量联合起来,发动热月政变,颠覆了雅各宾派的统治。
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执政府。1804年,拿破仑称帝,改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为法兰西第一帝国。
法兰西第一帝国
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5),是拿破仑建立的一个君主制国家,又被称拿破仑帝国。
1804年5月18日,《共和十二年宪法》颁布,宣布成立法兰西帝国,取代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拿破仑称帝,成为法国人民的皇帝,结束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执政府的统治。
法兰西第一帝国极盛时版图
1813年10月,法军在莱比锡会战中战败。1814年反法联军攻入巴黎,拿破仑被迫退位,被流放到厄尔巴岛,波旁王朝复辟。
1815年3月20日,拿破仑从厄尔巴岛返回巴黎复位,史称百日王朝。6月18日,拿破仑一世在滑铁卢战役战败。6月22日再次退位,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第一帝国正式告终。1821年5月5日,拿破仑在岛上去世。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11-1852.12),法国二月革命推翻七月王朝所建立的共和国。
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二月革命成功后,由拉马丁、赖德律洛兰等人以及工人代表组成了临时政府,宣布共和国成立,七月王朝崩溃,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后被法兰西第二帝国取代。
在法国历史上,第二共和国是存在时间最短的政体。
法兰西第二帝国
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2-1870.9),是拿破仑的侄子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在法国建立的君主制政权。
路易·拿破仑·波拿巴于公元1851年12月2日发动政变。1852年11月7日,元老院颁布法令建议恢复帝制。同年12月2日宣布恢复帝国,波拿巴为法兰西皇帝,称拿破仑三世。
1870年7月19日法国以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为借口对普鲁士宣战,法军战败,9月2日拿破仑三世在色当投降。9月4日共和派在巴黎市政厅成立临时国防政府,法兰西第二帝国被法国临时国防政府取代。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0年9月4日,巴黎人民起义推翻法兰西第二帝国,宣布建立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9-1940.6)。新政权开始时,由资产阶级共和派与保皇派联合组成国防政府。
1914年7月一战爆发,同年8月,德国向法国宣战。1918年11月,双方在贡比涅附近的雷东车站签署停战协定。1919年召开巴黎和会,签订凡尔赛和约。
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纳粹德国于1939年9月1日向波兰发动进攻。随后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0年5月10日,德军突破法国马奇诺防线,不久巴黎陷落。6月22日,贝当与德国签订投降协定,法国投降,第三共和国宣告终结。7月,贝当在法国中部的维希建立了傀儡政府并担任元首。
法兰西第四共和国
法兰西第四共和国(1945.9--1958.10)是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1944年8月,在法国抵抗运动和盟军的打击下,维希政府瓦解。同年8月25日,收复巴黎。1945年法国光复,9月,法国全民公决,摈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第四共和国成立。
1946年10月制宪议会通过新宪法,宣告第四共和国正式建立。11月,夏尔·戴高乐被议会选举为临时政府总理,组成新的临时政府。此后进入政坛不稳定时期,12年间更迭了20多届政府。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
1958年,阿尔及利亚暴动。国民议会被迫授予夏尔·戴高乐将军全权,并委托其制定新宪法。9月,全民公决通过新宪法,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于10月5日宣布成立,戴高乐为首任总统,第四共和国从此解体。
兴凯湖的生态与历史
大部分人都认为,江西的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其实两百多年前,中国曾经拥有一个面积更大的湖,那就是兴凯湖。为何中国最大的淡水湖的美誉落在鄱阳湖身上了呢?这是因为兴凯湖一大半的面积属于俄罗斯,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兴凯湖生态优良,物种丰富
兴凯湖地处中国黑龙江省的东南部地区,南北长100公里,东西宽60公里,整个面积达到了4380平方公里。它是中国和俄罗斯的边界湖,北部三分之一的面积为中国,南部属俄罗斯。
兴凯湖是欧亚大陆鸟类生物多样性最高的栖息地区之一,是东北亚的大型鸟类的主要天然栖息地。除了鸟类以外,兴凯湖也是许多淡水鱼和其他水生动物的栖息家园。
兴凯湖的盐度适中、营养化比较高,是非常适合鱼类生存的淡水质湖泊。兴凯湖多数区域为沙质沼泽,湖底多数淤积为泥质淤泥和其他各类腐殖质,所以兴凯湖富产多种浮游水生鱼类。
兴凯湖湖域内一共生存着65种不同的浮游鱼类,在这些浮游鱼类之中最为著名的鱼类是大尾鲈鱼。大尾鲈鱼被当地人称为大白鱼,是兴凯湖非常出名的当地特产之一。此外,兴凯湖的河虾养殖业主要是养殖小型鱼和虾类,所以兴凯湖也是黑龙江省主要的小型鱼类水产品及食品加工生产基地。
每年东北亚的冬季候鸟大规模迁徙时,都会经过兴凯湖。每年4月1日起,冬季迁徙候鸟都会从中国的东南沿海和长江流域出发来到兴凯湖。除了中国之外,日本和朝鲜等多地的候鸟都会北上,在几百公里甚至几千公里的飞行后达到兴凯湖。飞来兴凯湖的候鸟种类非常多,如今记录在案的就至少有190种。
在迁徙的高峰期时,每天在兴凯湖迁徙过往的候鸟数量高达17万只。在兴凯湖范围内,保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都非常多,出名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东方白鹳和丹顶鹤。兴凯湖也是中华秋沙鸭和白尾海雕等保护动物的栖息地之一。
兴凯湖黑山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记录在册的植物种类足足有460种。在自然保护区内,最出名的野生植物要数兴凯湖赤松和兴安桧柏了。兴凯湖赤松生长在高山湖岗上,是一种在北方难得一见的常绿树。在品种上看,兴凯湖赤松是介于日本赤松与中国樟子松之间的一种野生杂交植物树种,外形伟岸挺拔,在冬天迎风傲视白雪,非常好看,并且能在零下40℃的极低温环境中生存。
兴凯湖出色的生态环境让无数游客前去旅游度假,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过多的游客虽然可以提升当地的经济收入,但是也对兴凯湖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如何在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追求合理的平衡,这也是摆在当地政府和民众面前的一道难题。
兴凯湖的浩瀚美景,地质形成过程长达上亿年
兴凯湖其实是由大兴凯湖和小兴凯湖两个湖泊组成,由于地质运动,在两个湖泊之间形成了一道天然的湖岗。在平时,兴凯湖的天然湖岗上是茂密的森林,森林之间的地面上还有着厚厚的松毯。但是当雨季到来后,兴凯湖地区降水之后水面高度上升,此时大兴凯湖和小兴凯湖会漫过天然的湖岗,从而彼此相通。
兴凯湖不是封闭的生态水系,一共有九条河
流从四面八方注入兴凯湖,为兴凯湖提供源源不断的水源。兴凯湖的湖水会从东北方的出口流到松阿察河,最后汇入乌苏里江。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每年的12月下旬,兴凯湖地区的湖面都会开始逐渐冻结,在短短的10到15天内,兴凯湖的整个湖面会完全冻结。在寒冷的2月底,兴凯湖的厚冰层可以达到0.9米。每年的4月中下旬,气温开始回升,兴凯湖的湖面开始逐渐解冻,随后进入生机勃勃的春季。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记载中,兴凯湖被誉为“水域浩瀚、气势磅礴”。在近代的文献中,兴凯湖也有“北国绿宝石”和“东方夏威夷”的美称。兴凯湖的地势为西北方向高,东南方向低,兴凯湖周围的地理环境主要是以河滩、湖滩以及沙岗。以兴凯湖为核心的生态区域,大多是河道、洼地以及大面积的湖积平原。
兴凯湖属于地质构造湖,意思是由于地质运动形成的湖泊。距今约1亿年前,当时的兴凯湖地区受地质运动影响,地表分别沿三条断裂带开始塌陷。地表塌陷前这个区域布满了数量众多的链珠状湖泊,在地质运动之后,这些链珠状湖泊合并成了三处带状湖泊。古近纪中期,由于雨量充沛导致水面上升,兴凯湖地区的带状湖泊的水深逐渐加深,导致三处水域蔓延开来形成广域的大兴凯湖。
古近纪末,大兴凯湖的水量不断减少,导致大兴凯湖的湖面高度降低,中央高的地表露出了水面。由于湖水退缩,中央突出来的地表把大兴凯湖分割成了南北两个湖泊。随后兴凯湖由于气候冷暖、干湿变化的影响,兴凯湖还发生了六次湖退和一次湖进。在这些复杂的地质变化之后,才形成了如今的椭圆形湖泊兴凯湖。
所以兴凯湖的岸边多为带有水泥质的砂砾质沙地和水泥浅滩,这是因为在大型火山多次爆发后,由于地壳运动带来的断裂侵蚀运动以及多次洪水侵蚀,兴凯湖的大量泥沙快速侵蚀沉积,大量的大型湖岸地被快速淤积,并逐渐演变成大型沼泽地和大量湿地。
兴凯湖的近代历史,曾经的中国第一大淡水湖
在中国古代的唐朝时期,人们将兴凯湖称为湄沱湖,这是因为当时兴凯湖盛产“湄沱之鲫”。又因兴凯湖的湖形巨大如“月琴”,兴凯湖也有“北琴海”的别称。在清代后,湖名改为兴凯湖。
17世纪中期开始,当时的沙皇俄国不断地扩张领土,他们的军队向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不断发起侵略。17世纪末,清朝在第一次和俄国的交战之后,清朝和俄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其中明确了两国的边界,注明了外兴安岭以南属于中国领地。
在19世纪,昏庸无能的清政府在俄国的压迫下,不得已签订了《北京条约》。根据《中俄北京条约》的规定,从乌苏里江干流往西的区域都是中国的领土,所以根据《中俄北京条约》的规定,兴凯湖还是中国的领土。然而俄国再次要求增加了一条说明,将两国的边界的描述写为从松阿察河的源头一直延续到白棱河。这是俄国的诡计,俄国只在《中俄北京条约》的俄文版本提到了“白棱河”,在清政府的《中俄北京条约》没有任何文字记录“白棱河”,这是因为“白棱河”是俄国人”制造”出来的一条假想河流,在现实文献中没有任何记录。
在《中俄北京条约》签订的次年,俄国政府公开表示《中俄北京条约》中所描述的“白棱河”是位于兴凯湖西北处的一条支系河流。在清政府和俄国代表的会面中,俄国代表用假想的“白棱河”去曲解地图,从而毫无道理地强占中国领土。
面对俄国代表咄咄逼人的态度,赢弱无能的清政府代表竟然没有反抗,而是默认了俄国代表的说法。就此,中俄的分界线来到了兴凯湖的西北角,从而中国失去了兴凯湖的大部分的所属权。原本属于我们的蓝色淡水湖就这样被俄国人被夺走了大半,成为了中国和俄罗斯共享的自然美景。
如今的华夏早已不是晚清的黑暗世界,而是自信而强大的新中国。当我们看着美丽的兴凯湖时,所有的中华儿女都应该铭记历史,以史为鉴,不仅要珍惜如今的美好生活,而且应该奋发图强,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