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治疗新突破:从微创手术到神经调控
脊柱侧弯治疗新突破:从微创手术到神经调控
脊柱侧弯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畸形,不仅影响体态美观,还可能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据统计,我国青少年脊柱侧弯发病率约为2%-3%,患者数量超过500万,且每年新增数十万病例。面对这一问题,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姿势锻炼、医学形体治疗、支具治疗和手术治疗等。然而,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一些创新疗法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传统治疗方法的优缺点
姿势锻炼和医学形体治疗:适用于轻度脊柱侧弯患者(Cobb角<20°)。通过定期进行特定的运动和形体训练,可以延缓病情进展,改善体态。但这些方法需要长期坚持,且效果因人而异。
支具治疗:适用于中度脊柱侧弯患者(Cobb角20°-40°)。通过佩戴定制的支具,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但支具需要每天佩戴13-16小时,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一定影响。
手术治疗:适用于重度脊柱侧弯患者(Cobb角>40°)。传统的手术方法包括脊柱融合术和扩张棒手术。脊柱融合术通过植入金属棒、钩、螺丝等固定脊柱,但会影响脊柱的活动度;扩张棒手术则需要定期进行撑开手术,给患者和家庭带来较大负担。
最新治疗方法的突破
非融合VBT微创手术:2022年7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成功完成内地首例脊柱侧弯非融合VBT(椎体栓系术)微创手术。该手术通过在胸腔镜辅助下前路椎体凸侧置钉,使用一条有弹性的人工韧带连接每枚椎体上的螺钉,通过加压收紧人工韧带,实现术后即时的侧弯矫形效果。与传统手术相比,VBT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保留脊柱活动度等优点。术后患者可以更快恢复正常生活,且避免了多次撑开手术的困扰。
大脑学习训练法:浙江值的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独创的“大脑学习训练法”是全球首个从大脑神经层面而非骨骼肌肉层面对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进行无创保守治疗的创新方法。该方法通过重新整合脊柱侧凸患者大脑中枢的“感觉输入-中枢整合-功能输出”过程,正确调整患者大脑皮质区对感觉输入讯息的处理,缩小甚至消除大脑对于空间位置的定位误差,从而实现患者的脊柱侧弯精准有效康复。目前,值的医疗已在杭州、深圳、重庆等多个中心城市开设线下门诊,累计接诊超千人,治疗有效率超过95%,无反弹率达到90%。
如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选择治疗方法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 年龄和生长发育阶段:青少年患者由于骨骼生长迅速,自我重塑能力强,治疗效果通常较好。成年人患者虽然治疗难度较大,但通过合适的治疗方法仍可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善。
- 病情严重程度:轻度患者可选择保守治疗,中度患者需要支具治疗,重度患者则需要手术干预。
- 患者意愿和生活质量需求:患者和家属需要充分了解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脊柱侧弯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生的共同努力。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还需要注重日常的生活习惯和姿势,以辅助治疗效果。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创新疗法为脊柱侧弯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