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健康APP隐私协议暗藏陷阱!
医疗健康APP隐私协议暗藏陷阱!
近日,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通报了多款移动APP存在隐私不合规行为,其中不乏医疗健康类应用。这一消息再次引发了公众对医疗健康APP隐私安全的关注。医疗健康APP因其涉及身体数据、健康状况等敏感信息而备受关注。然而,这些APP的隐私协议往往冗长复杂,用户难以完全理解其内容。近期,多款医疗健康类APP因过度收集个人信息被监管通报,引发公众对隐私安全的担忧。
隐私协议暗藏陷阱
医疗健康APP的隐私协议往往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有的APP未向用户明示申请的全部隐私权限,涉嫌隐私不合规;有的APP未建立并公布个人信息安全投诉、举报渠道,或超过承诺处理回复时限,涉嫌隐私不合规问题被通报。此外,一些APP还存在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违反必要原则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等问题。
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多款医疗健康APP因过度收集个人信息被监管通报。例如,好医生APP(版本6.1.3)因未向用户明示申请的全部隐私权限,涉嫌隐私不合规;禾连健康APP(版本9.2.4)存在违反必要原则,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乐心健康APP(版本4.6.7)存在违反必要原则和《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收集与其提供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等问题。
隐私泄露风险
医疗健康APP涉及的用户隐私风险较大,因为它们通常会收集用户的健康状况、生理数据等敏感信息。一旦泄露,可能对用户造成严重的安全威胁。例如,有用户下载一款医疗健康手机应用后,即便卸载了该应用,仍接到多个医美机构的骚扰电话,甚至有贷款公司询问是否需要借贷。
专家建议和解决方案
专家建议进一步明确不同类型APP的信息收集范围,开通便捷的个人举报渠道,加强隐私保护。同时,用户自身也要提高隐私保护意识,谨慎使用医疗健康APP。在使用时,要仔细阅读隐私政策,关注APP如何处理数据,特别是敏感信息部分;调整隐私设置,关闭不必要的权限;定期清理授权列表,检查设备上的已授予权限,撤销不再使用的APP权限。
医疗健康APP的隐私安全问题亟待解决。这不仅需要APP开发者和运营者加强自律,更需要监管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保护用户隐私权益。同时,用户自身也要提高隐私保护意识,谨慎使用医疗健康APP,共同营造安全的医疗健康服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