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创伤后遗症:如何应对夜间噩梦?
心理创伤后遗症:如何应对夜间噩梦?
心理创伤后的噩梦是许多人的困扰,这些噩梦不仅影响睡眠质量,还可能引发长期的心理健康问题。根据《Sleep Science》的研究报告,约9%的人每周都会经历噩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专家建议,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缓解压力和负面情绪等方式可以有效减少噩梦的发生频率。如果你或身边的人正面临这样的困扰,请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逐步改善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
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噩梦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个体经历、目睹或者遭遇到一个或多个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实际死亡或受到死亡威胁、严重伤害,或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后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一类精神障碍。据估计,PTSD在整个人群中的终生患病率为1.3%~12.2%,但在特定人群比如经历过战争的士兵(约20%)和遭受性侵者(约50%)中的患病率要高得多。
PTSD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创伤性体验的反复侵入性重现(侵入性症状群)、对创伤相关事件的主动回避(持续性回避)、与创伤事件有关的认知和心境改变以及警觉性增高。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PTSD患者会出现失眠、过度觉醒等睡眠障碍。
夜惊症的流行程度
噩梦在儿童中更为常见,但在所有年龄段都普遍存在。几乎有20%的儿童每周至少做一次噩梦。恶梦比噩梦更常见,无论是对儿童还是成人来说。夜惊症在成年人中的患病率为2%至6%。它在女性中的发病率高于男性,女性在20岁至39岁之间的发病率最高。噩梦的发生率在50岁至59岁时趋于下降。到了60岁,它们变得更加一致,并且不再存在性别差异。
一项研究比较了老年人和大学生的噩梦患病率。他们发现大约20%的大学生和超过4%的老年人都有噩梦,这显示出了很大的差异。
夜惊症的原因
以下是一些夜惊症的可能原因或与夜惊症共存的条件:
- 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 压力
- 创伤
- 焦虑
- 抑郁
- 自杀倾向
- 边缘型人格障碍(BPD)
共病情况
以下障碍和状况通常与夜惊症共存。
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与夜惊症有着极大的关联。对不同文献的回顾包括了许多研究,这些研究表明噩梦和 PTSD 之间存在相关性。特别是有一项研究发现,创伤事件后的噩梦可以触发PTSD。研究确定,有噩梦史的人患 PTSD 的可能性更大。研究人员还发现,有噩梦史的人报告的 PTSD 症状比没有的人更多。此外,与创伤事件相关的噩梦与更严重的 PTSD 症状有关。PTSD 还可能导致其他心理状况,如焦虑或抑郁,这些神经或精神症状可以增加出现噩梦的可能性。
焦虑、抑郁和压力
焦虑和抑郁症状与不断出现的噩梦相关,尤其是焦虑。一项包括儿童和青少年学生的研究发现,创伤、PTSD、焦虑和睡眠障碍之间存在关联。另一项研究探讨了令人不安的梦境与青少年年龄13岁和16岁的焦虑和抑郁之间的联系。13岁的参与者表现出SDs与焦虑症状和广泛性焦虑障碍(GAD)之间的相关性。那些16岁的参与者则表现出焦虑障碍(如过度焦虑障碍和分离焦虑)与SDs之间的关系。也有研究表明,老年群体中的抑郁症状与噩梦有关。患有严重焦虑和抑郁的成年人报告有更多的噩梦。研究发现,由于焦虑、抑郁和压力,护士中夜惊症的患病率很高。460名护士被要求维持14天的睡眠日记,约44%的人报告有过噩梦的经历,7.4%的人符合夜惊症的标准。医护人员是许多承受重负荷工作,造成大量压力和心理困境,从而导致睡眠障碍(如噩梦)的群体之一。
自杀倾向
研究人员开始认为,“噩梦增加了一个人在整个生命周期中自杀倾向和自杀行为的风险。”在各种研究的回顾中,噩梦障碍与自杀想法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一项涉及克服性侵犯的妇女的研究发现,在有噩梦的参与者中,43%的人报告有自杀想法。另一项研究调查了导致急诊室就诊的严重自杀企图,包括165名住院患者。虽然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投诉,但在165名参与者中,三分之二的人报告经常有噩梦。如果你有自杀的想法,请联系国家自杀预防生命线(National Suicide Prevention Lifeline)以获得支持和来自受过训练的咨询师的帮助。如果你或你所爱的人正处于危险之中,请拨打911。更多心理健康资源,请参阅我们的国家求助热线数据库。
边缘型人格障碍(BPD)
一项研究探讨了边缘型人格障碍(BPD)与噩梦之间的关联,发现BPD患者中噩梦、梦焦虑以及睡眠质量较差更为普遍,而无BPD的患者则较少。在被诊断为BPD的人群中,49%的人遭受持续噩梦的困扰,95.5%的人报告有某种形式的睡眠障碍。
创伤
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经历过早期创伤的人都有睡眠质量改变和噩梦的历史。77%的性侵受害者报告了一些形式的睡眠障碍,无论是否是失眠、噩梦或其他可能影响呼吸或运动的睡眠问题。
解离障碍
解离障碍,这是一种精神障碍,个体在现实、思想、感觉和身份上出现脱离,也与夜惊症有关。解离障碍可能与噩梦有关,因为它们与 PTSD 和压力共病。一项研究发现,57%的解离障碍患者也有夜惊症,而有噩梦的患者表现出更大的解离症状。还发现,报告有噩梦的本科生比没有噩梦的有更多类似解离的体验。
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夜惊症对睡眠质量、情绪和精力水平有很大影响。经常在夜间醒来,尤其是在无法再次入睡的情况下,会影响睡眠的数量和质量。睡眠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生活。它是身体和大脑恢复的方式。睡眠质量差与身体炎症、疲劳、心理压力和慢性疾病有关。缺乏睡眠会对个人的生活质量、健康和幸福感造成严重影响。
与噩梦相关的恐慌、焦虑和抑郁对生活质量也有很大影响。连续在令人不安的梦境中惊醒并不是一种愉快的体验。这种消极情绪很容易破坏你的一整天。那些经历过 PTSD 噩梦的人可能会整天都在思考这些图像。当噩梦开始干扰你的生活质量和日常功能时,寻求适当的帮助非常重要。
治疗
夜惊症的治疗可以是药物治疗和/或心理治疗干预。
药物治疗
经过多年的临床试验,考察了不同药物对减少噩梦的有效性,只有盐酸哌唑嗪(prazosin)表现出了最有效的结果。盐酸哌唑嗪是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 FDA 批准药物,已被证明可以治疗 PTSD 相关的噩梦。最近的研究发现了其在治疗夜惊症方面的益处。还有一些其他药物可能有助于治疗夜惊症,但需要进一步研究。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干预主要包括在治疗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方法。其中一些技术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如想象再构疗法 (IRT),涉及来访重新审视特定的噩梦,重写成更令人愉悦的梦境,并想象体验新的梦境。
暴露、放松和再构疗法
另一种认知行为疗法是暴露、放松和再构疗法(ERRT),它“结合了IRT与暴露和放松疗法。”这种疗法特别针对与创伤相关的噩梦。它帮助人们面对这些噩梦,发现自我安抚的方法,并了解健康的睡眠习惯和管理创伤的技术。还有许多其他技术可以在治疗中使用,例如暴露疗法本身以减轻与噩梦相关的恐惧。另一种治疗方法是帮助增加清醒梦的技术,使个体在噩梦期间有更多的控制和意识,以便能够改变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