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钱买打折果蔬竟致癌?你还在这样做吗?
省钱买打折果蔬竟致癌?你还在这样做吗?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很多癌症不是短时间内发生的,而是与日常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特别是一些本不该节省的"节省",看似好习惯却可能增加癌症风险!
霉变食物:毒素已扩散至内部
水果烂了一小块,面包长了一点霉菌,甘蔗一小段变质了……有的人认为只要把坏掉的部分切除干净,好的地方还可以吃。事实上,食物发霉是由霉菌的生长繁殖引起的。霉变水果的可见霉斑只是"冰山一角",霉菌和毒素早已扩散至内部。因此,即使切除霉变部分,剩余部分也不宜食用。
此外,食用发霉食物可能导致肠道不适、过敏反应和呼吸系统疾病等健康问题。而霉菌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真菌毒素,可引起中毒、免疫缺陷、致癌、致畸等健康危害。
健康建议:
- 尽量购买新鲜的食物,每次少买一点,吃完再买。
- 碰撞损伤一点的水果可以吃,但是已经霉变的水果扔掉更保险。
- 尽量少买已经切好、搭配好的半成品蔬菜和水果。
剩饭剩菜:胃癌的"推手"
很多人非常节约粮食,吃不了的饭菜,经常就放在冰箱里面,第二天、第三天还在继续吃。偶尔吃一顿没关系,但如果长期吃剩饭剩菜,就可能带来危害。剩饭菜等是胃癌的"推手",胃癌更易盯上"饮食习惯不健康的人"。
剩饭剩菜中的亚硝酸盐在胃中可转化为致癌物亚硝胺,增加胃癌风险。此外,剩菜还可能含有过多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在胃里面能够与蛋白质一块合成产生亚硝胺。亚硝胺是一种很明确的致癌物,所以尽量不要吃剩菜。
健康建议:
- 与其面对剩饭剩菜时心疼,不如提醒自己和家人做适量的饭菜,别剩下。
- 挑选新鲜和有益健康的食物。
-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熟食在室温下不得存放两小时以上,不要在冰箱里放超过三天,剩饭菜加热次数不应超过一次。
食用油存放:开封3个月是安全临界点
不少人认为,食用油只要在保质期内都可以食用,其实不然。2018 年天津卫视《食鉴出真知》栏目曾做过测试,食用油一旦开封,3 个月是安全用油的临界点,开封 3 个月还没有吃完的油,就相当于一个危险致癌因素。
食用油开封后会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3个月后可能变质产生有害物质。油脂氧化和酸败后,常含有黄曲霉毒素污染,会产生一股"哈喇味",加热时烟大、呛人,这跟肝癌的发生有关系。
健康建议:
- 如果家中人口少,最好买小桶装的油。
- 大桶油一定要用油壶分装,油壶则选择磨砂工艺或不透明的更安全一些。
- 最好不要把油瓶摆在窗台等阳光能直射的地方,这样更容易氧化。
回锅油:产生反式脂肪酸和有毒氧化产物
油炸食物会用很多油,为了不浪费,有的家庭会使用剩下的油继续炒菜用。炸过食物的油看着没有什么异样,殊不知,油经过高温加热,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和有毒的油脂氧化产物,当继续使用这种油高温烹调时,致癌物会急剧增加。
回锅油在高温烹调时会产生多种致癌物质,如丙烯酰胺、多环芳烃等,同时增加反式脂肪酸含量。油脂在经历高温烹饪和多次重复使用后,会形成多种可能致癌的物质,包括丙烯酰胺、多环芳烃和杂环胺等。研究表明,当食用油被多次循环使用时,其内部有害化合物的含量会显著上升;例如,经过七次重复利用的油中,丙二醛的水平可能会增加至原来的三十倍以上。
健康建议:
- 剩油避免反复高温烹调,建议低温烹饪使用。如果不想浪费,可用剩油来做面食,例如葱油饼、花卷、点心等,如果油中有固体杂质,先过滤一下。
- 剩油还可以做汤,尤其是蔬菜汤,可以在汤里放一点。
- 在焯水时添加一小勺油,可以帮助蔬菜维持其颜色,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营养成分的流失。
厨房油烟:可导致慢阻肺等呼吸道疾病
有些人做菜习惯用大火爆炒,为了省电,又舍不得用抽油烟机,这时就会吸入大量油烟。厨房油烟对人的影响,从小了说对鼻、眼、咽喉黏膜有较强的刺激,可引起鼻炎、咽喉炎、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长期油烟的吸入还可以导致慢阻肺。
厨房油烟不仅刺激呼吸道,还含有挥发性亚硝胺等致癌物,是居家环境中的"隐形杀手"。当油脂温度达到约170℃时,就会产生油烟,随着温度继续升高,分解速度加快,当温度达到250℃时,会出现大量油烟,并伴有刺鼻气味。
健康建议:
- 开火前先打开抽油烟机,每次煤气炉点火、熄火时可能会泄露一点燃气,同时燃气燃烧时也会产生废气,有害健康。
- 炒完菜抽油烟机再开几分钟,让油烟完全排干净。
- 做饭时不能只开抽油烟机,最好同时打开厨房的窗户,一来可以协助油烟排出,二来新鲜空气有助于燃气充分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