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景迈山: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遗产的生态保护之道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景迈山: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遗产的生态保护之道

引用
中国经济网
8
来源
1.
http://paper.ce.cn/pc/content/202405/31/content_295389.html
2.
http://env.people.com.cn/n1/2023/0918/c1010-40079594.html
3.
https://news.cctv.com/2023/12/11/ARTIBBoao0jXzgnnsVgtmFVm231211.shtml
4.
http://www.nmgbwy.cn/m/News/info/8950?PageIndex=29
5.
http://www.news.cn/local/2023-10/30/c_1129947278.htm
6.
https://m.ipucha.com/show-25-12568.html
7.
http://www.cenews.com.cn/news.html?aid=1108428
8.
http://www.yn.chinanews.com.cn/news/2023/0918/73377.html

2023年9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中国第57处世界遗产。这座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古茶山,以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景迈山的魅力,首先在于其独特的生态环境。这里保存着世界上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总面积达1.8万亩,拥有100多万株古茶树。与其他茶园不同,景迈山的茶树不是整齐划一地种植,而是采用“林下茶”的传统种植方式,与周围的森林和谐共生。

“远看是森林,近看是茶林”,这是景迈山最生动的写照。在大平掌古茶林,高大的乔木与古茶树交错生长,形成层次分明的生态系统。茶林中还保留着一些特殊的“茶神树”,每年春茶季都会受到村民的祭拜,体现了当地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这种独特的种植方式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也创造了适宜茶树生长的微气候。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陈耀华指出:“相较于梯田式、农庄式台地茶园,景迈山古茶林虽然采取了更为传统的林下种植方式,却更能充分利用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

除了自然环境,景迈山的人文景观同样令人瞩目。这里分布着9个传统村落,居住着布朗族、傣族等少数民族。村寨依山而建,保留着干栏式木结构建筑,形成了独特的山地人居环境。这些村落不仅是居民的生活空间,也是茶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为了保护这片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景迈山的居民们制定了严格的村规民约。他们禁止使用化肥农药,不过度修剪茶树,只在春秋两季采茶,让茶树得到充分的休养生息。这些传统保护措施,体现了当地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尊重。

政府层面也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政策。普洱市先后修订了《普洱市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普洱市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保护条例》等法规,为古茶林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建立了政府主导、社区为主体、多部门参与的保护管理体制,确保古茶林的科学管养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申遗成功,景迈山的知名度大幅提升,游客数量显著增加。这既带来了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发展旅游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成为景迈山面临的重要课题。

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返乡投身遗产保护事业。他们不仅传承着传统的制茶技艺,还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将景迈山的生态好茶销往各地。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为景迈山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生态保护的压力也在加大。过度开发和不当旅游活动可能对古茶林造成破坏。因此,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要自觉遵守景区规定,不随意采摘茶叶或植物,保持景区清洁,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

景迈山的成功申遗,不仅是中国茶文化的胜利,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这片保存完好的古茶林,见证了中国茶文化的悠久历史,也展示了古代先民在认识自然、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合理、可持续利用自然的卓越生态智慧。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好这片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让景迈山的茶香飘得更远、更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