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武则天与唐朝牡丹的文化传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武则天与唐朝牡丹的文化传奇

引用
百度
9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9%A1%E4%B8%B9%E5%82%B3%E8%AA%AC/8315499
2.
https://www.huaxia.com/c/2021/04/16/569456.shtml
3.
https://www.sohu.com/a/665782986_121662881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H4UC2C70543LPOV.html
5.
https://www.mct.gov.cn/preview/special/3578/3587/201204/t20120411_236811.html
6.
https://www.sxlib.org.cn/dfzy/sxdwljgb/tddl/sxtsbl/tgzql/csgs_5577/201704/t20170426_698826.html
7.
https://www.jl.chinanews.com.cn/wcjl/2021-04-16/156269.html
8.
https://www.mct.gov.cn/preview/special/3578/3587/201204/t20120411_236820.html
9.
http://www.ha.chinanews.com.cn/news/hnjk/2022/0426/42100.shtml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与牡丹之间流传着一段脍炙人口的传说。相传公元690年冬,武则天在大雪纷飞的长安城中饮酒赏雪,酒后诗兴大发,写下:“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她命宫女将诗焚烧,以示百花连夜开放。次日清晨,上苑中百花果然竞相绽放,唯独牡丹不为所动,未按时开花。武则天勃然大怒,下令将牡丹贬至洛阳邙山。

这个传说虽然带有神话色彩,却反映了牡丹不畏权势、遵循自然规律的品格。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所赞:“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在唐朝被尊为国花,象征着富贵、吉祥和繁荣,其地位之高,无与伦比。

唐朝时期,牡丹文化达到了鼎盛。每年谷雨前后,长安、洛阳等地的牡丹盛开,香气袭人,人们携带酒食,结伴而行,赏花踏青,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李肇在《唐国史补》中记载:“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白居易的《牡丹芳》更是生动描绘了当时赏花盛况:“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牡丹在唐朝的普及,离不开其种植技术的发展。最初,牡丹主要生长在山谷丘岭,汉代《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牡丹,一名鹿韭,一名鼠姑,生山谷。”直到隋炀帝时期,牡丹才被移植到京都。到了唐朝,长安和洛阳的牡丹种植业迅猛发展,培育出众多品种。柳宗元在《龙城录》中记载了一位名叫宋单父的洛阳花师,他能培育出千种牡丹,红白斗色,令人称奇。

唐朝文人对牡丹的热爱近乎疯狂。白居易一生创作了十三首牡丹诗,其中《买花》一诗生动描绘了牡丹盛开时节万人空巷的景象:“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元稹在《西明寺牡丹》中写道:“花向琉璃地上生,光风炫转紫云英。自从天女盘中见,直至今朝眼更明。”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牡丹的绝美,也反映了唐朝人对牡丹的痴迷。

从皇家园林到民间园圃,从观赏价值到文化象征,牡丹在唐朝的地位日益显赫。它不仅是一种花卉,更成为了唐朝盛世的象征,体现了唐朝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正如武则天与牡丹的传说所展现的那样,牡丹以其不屈的品格和绝美的姿态,赢得了唐朝人的敬仰和喜爱,成为了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