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隍庙必打卡美食:南翔小笼包
上海城隍庙必打卡美食:南翔小笼包
在上海的众多美食中,有一道小吃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无数食客的味蕾,它就是南翔小笼包。这道起源于清朝同治年间的传统美食,不仅见证了上海的百年沧桑,更以其精致的制作工艺和绝佳的口感,成为了上海饮食文化的一张名片。
从南翔到豫园:一段跨越百年的传奇
南翔小笼包的故事,要从1871年说起。那一年,在上海嘉定区南翔镇的日华轩点心店,一位名叫黄明贤的店主创造了一种名为“紧酵小笼大肉馒头”的点心。这种小笼包皮薄馅大、汁多味鲜,一经推出便广受欢迎。到了1900年,黄明贤的徒弟吴翔昇将这一手艺带到了上海城隍庙,在九曲桥畔开设了长兴楼,专门经营南翔小笼包。这便是如今赫赫有名的南翔馒头店的前身。
精湛工艺:九道工序铸就舌尖美味
南翔小笼包的制作工艺极为讲究,从和面到蒸制,共有九道工序,每一道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面皮选用精白面粉,经过机器和面后,需要静置15-30分钟进行醒面。之后是压面、搓条、摘胚、揉胚、擀皮、包馅、烹蒸等全手工制作环节。每只小笼包的面皮厚度必须控制在1.5毫米,重量8克,肉馅16克,直径2.5厘米,还要有18个褶皱。这种严格的标准,确保了每一只小笼包都能达到最佳口感。
豫园寻味:正宗南翔小笼包在哪里?
想要品尝最正宗的南翔小笼包,非豫园内的南翔馒头店莫属。这家创始于1900年的老字号,如今已成为上海老城隍庙餐饮(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在中国大陆拥有28家分店,并在首尔、东京、大阪、雅加达等地设有特许经营店。
走进南翔馒头店,古色古香的装修风格让人仿佛穿越回了百年前的老上海。店内一楼是外卖窗口,主要供应鲜肉包;二楼设有大厅和包房,其中船舫厅、长兴楼供应蟹粉小笼,鼎兴楼供应鱼翅蟹粉小笼等高端菜品。由于生意火爆,店门前常常排起长龙,建议游客错峰前来。
吃法攻略:如何品尝一碗地道的小笼包
品尝南翔小笼包,也是大有讲究的。老上海人总结了一套十二字诀:“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具体来说,就是先用筷子轻轻夹起小笼包,避免汤汁流出;移到小碟中,用筷子戳一个小口,先品尝鲜美的汤汁,再蘸上一点姜丝和香醋,最后将整个小笼包送入口中。这样既能享受到汤汁的鲜美,又能中和油腻感,让口感更加丰富。
配套美食:豫园里的其他美味
除了南翔小笼包,豫园内还有许多值得一试的特色小吃。比如桂花糕,软糯香甜,桂花香气四溢;生煎包,外皮酥脆,内馅多汁;还有 Shake Shack 的美式汉堡和冰淇淋,为传统美食增添了一抹现代风味。
结语
南翔小笼包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从南翔镇的日华轩到豫园的南翔馒头店,这道小吃见证了上海的百年变迁,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如果你来到上海,不妨亲自去品尝一碗正宗的南翔小笼包,感受那份跨越百年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