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网络霸凌:青少年如何应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网络霸凌:青少年如何应对?

引用
澎湃
13
来源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512264?commTag=true
2.
https://www.sohu.com/a/672432536_121313316
3.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242625
4.
https://www.unicef.cn/child-online-protection/10-things-teens-want-to-know-about-cyberbullying
5.
https://zh.stopbullying.gov/blog/2016/10/27/law-enforcements-reminder-negative-effects-cyberbullying-and-what-we-can-do-prevent-it
6.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39104
7.
https://www.kaspersky.com.hk/resource-center/preemptive-safety/top-10-ways-to-stop-cyberbullying
8.
https://www.kaspersky.com.cn/resource-center/preemptive-safety/top-10-ways-to-stop-cyberbullying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6%B2%E8%B7%AF%E9%9C%B8%E5%87%8C
10.
https://violenceagainstchildren.un.org/zh/content/%E6%AC%BA%E5%87%8C%E5%92%8C%E7%BD%91%E7%BB%9C%E6%AC%BA%E5%87%8C
11.
https://www.kaspersky.com.cn/resource-center/preemptive-safety/cyberbullying-effects
12.
https://dad.tcust.edu.tw/p/412-1003-442.php?Lang=zh-tw
13.
https://www.famplan.org.hk/zh/resources/sexuality-education-resources/classroom-and-quiz/detail/201408

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网络霸凌已成为校园霸凌的重要形式。据统计,在美国有16%的9-12年级学生经历过某种形式的网络霸凌,而在我国这一比例同样不容乐观。网络霸凌不仅给受害者带来严重的身心伤害,还可能影响其学业和生活。如何预防和应对网络霸凌,已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01

什么是网络霸凌?

网络霸凌,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数字技术进行的欺凌行为。具体来说,就是通过社交媒体、即时通讯平台、游戏平台和手机等,以恐吓、激怒或羞辱他人为目的的重复行为。例如:

  • 在社交媒体上散播关于他人的不实言论或发布令他人难堪的照片;
  • 通过即时通讯平台向他人发送具有伤害性或威胁性的信息;
  • 冒充他人并以他人名义发送恶意信息。

与传统霸凌相比,网络霸凌具有隐蔽性强、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等特点。而且,网络霸凌往往与现实中的霸凌相互交织,让受害者无处可逃。

02

网络霸凌的危害

网络霸凌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深远的,可能会带来长期的不良后果:

  • 心理影响:感到烦恼、尴尬、愚蠢,甚至愤怒。长期的网络霸凌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 情感影响:感到羞耻,对自己喜欢的事情失去兴趣,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
  • 身体影响:可能出现失眠、胃疼、头疼等症状,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 学业影响:可能导致逃学、成绩下降,影响未来发展。
  • 社交影响:可能使受害者变得孤立,难以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03

网络霸凌发生的原因

网络霸凌的发生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心理学角度,主要有以下三种理论解释:

  1.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通过观察学习和强化来学会网络霸凌。如果一个人看到他人通过网络霸凌获得关注或满足,就可能模仿这种行为。

  2. 日常活动理论:认为网络霸凌发生在有动机的犯罪者、合适的目标和缺乏监护或父母监督三个要素都具备的情况下。例如,在没有成年人监管的网络环境中,一些青少年可能更容易实施霸凌行为。

  3. 一般压力理论:认为经历过压力和负性情绪的个体更有可能参与网络霸凌。一些青少年可能因为自身遭遇挫折或压力,而将负面情绪发泄到他人身上。

此外,家庭环境、学校氛围、社会文化等因素也会对网络霸凌的发生产生影响。例如,缺乏家庭关爱、学校对霸凌行为的纵容、社会对网络霸凌的忽视等,都可能助长网络霸凌的蔓延。

04

如何预防和应对网络霸凌

面对网络霸凌这一严峻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采取措施:

个人层面

  •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轻易在网上透露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地址、学校及个人照片等。
  • 理性应对网络暴力:如果遭遇网络霸凌,不要以同样方式还击,而是要保持冷静,保存相关证据,并及时寻求帮助。
  • 培养健康上网习惯:合理安排上网时间,避免过度沉迷网络,多参与线下活动,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家庭层面

  • 加强亲子沟通: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 培养健康上网习惯: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网络,避免过度沉迷。
  • 建立安全的网络环境:为孩子设置合理的网络使用规则,如限制使用时间、监控访问内容等。

学校层面

  • 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将网络安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
  • 建立反霸凌机制:制定明确的反霸凌政策,对霸凌行为零容忍。
  • 提供心理支持:为遭受霸凌的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走出阴影。

社会层面

  •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络霸凌的法律制裁,提高违法成本。
  • 加强网络监管:督促社交媒体平台履行社会责任,及时清理有害信息。
  • 营造健康网络环境:倡导网络文明,培养健康的网络文化。

网络霸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应对。作为青少年,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理性应对;作为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引导他们健康上网;作为学校,要建立反霸凌机制,提供心理支持;作为社会,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网络监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让他们在数字时代健康成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