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李庆陆:中国古典文学典故之四四——双鲤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李庆陆:中国古典文学典故之四四——双鲤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18/17/503199_1137008083.shtml

双鲤,又叫“双鱼”“鱼书”,古时中国对书信的称谓。纸张出现以前,书信多写在白色丝绢上,为使传递过程中不致损毁,古人常把书信扎在两片竹木简中,简多结成双鲤鱼形状,所以称作双鲤。

典故出处

双鲤典故最早出自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
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古时人们多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藏书信,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诗文中以鲤鱼代指书信。当然诗中所言烹鱼并非真的烹煮,而是让儿子打开装有尺素的鲤鱼形的木盒。

历史沿革

唐·李商隐《寄令狐郎中》:“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李白《赠汉阳辅录事》:“汉口双鱼白锦鳞,令传尺素报情人。”

韩愈《寄卢仝》:“先生有意许降临,更遣长须致双鲤。”

韦杲《忆玉箫》:“长江不见鱼书至,为遣相思梦如秦。”

刘禹锡《洛中送崔司业》:“相思望淮水,双鲤不应稀。”

《敦煌曲子词·鱼游春水》:“凤箫声绝沉孤雁,望断清波无双鲤。云山万重,寸心千里。”

宋·张辑《垂杨柳·寓谒金门》:“前度兰舟送客,双鲤沉沉消息。”

吴芾《再和龚帅所寄》:“五禽聊作林间戏,双鲤忽传江上书。”

宋人《蝶恋花》:“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

明·陈汝元《金莲记·归田》:“自怜,双鲤音无见,离恨难传,知甚日大刀环。”

清·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

南社诗人胡颖之《闷坐成禁体诗用“溪西鸡齐啼”韵,“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双两半尺丈寸东西南北”字》:“尺素寸心双剖鲤,千红一醉四闻鸡。”

作者简介

李庆陆,中小学正高级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全国中考语文试题研究中心”研究员,多所高校国培专家,语文报社基础教育研究院首批讲席专家,人民出版社“教育部统编语文教材配套名著整本书阅读”书系编委,江西师大公费师范生校外导师,江西教育集团有限公司特约授课专家,第三届江西省教育学会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宜春市教育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有模有样学作文》丛书总主编,《学考语文新评价》《师说:阅读·写作(江西专版)》主要作者,《教师博览》《初中生之友》签约作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