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劳务中介乱象:巨额费用与工资克扣揭秘
香港劳务中介乱象:巨额费用与工资克扣揭秘
“月薪25000元,包吃包住,享受内地节假日,加上1.5倍加班费,每月至少收入33000元至35000元港币。”这是香港某劳务中介对外招聘时的承诺。然而,当内地劳工满怀希望来到香港后,却发现自己陷入了中介和雇主的双重剥削之中。
中介收费:层层加码的“入门费”
根据香港文汇报的调查,外劳在赴港前需要支付的中介费用相当于合同期内月薪的1至1.2倍。此外,外劳还需向持牌劳务公司支付相当于月薪6%的劳务费,合同期通常为24个月。这意味着,一名月薪20000港元的外劳,在赴港前需要一次性支付近4万至5万港元的中介费和劳务费。
更令人震惊的是,部分中介还巧立名目,收取所谓的“签证费”、“培训费”等额外费用。有中介甚至声称“香港劳工处规定外劳每年要付几千元劳工费”,而实际上香港法例中并无此规定。
工资克扣:到手的薪水“缩水”严重
外劳抵达香港后,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工资被克扣。有外劳反映,公司在发放工资后会要求他们交出工资卡,然后以各种理由克扣超过半数的工资。更有甚者,公司还会要求外劳签署确认全额签收工资的书面文件,否则就威胁解雇。
除了直接克扣工资外,外劳还面临其他形式的经济剥削。例如,公司会要求外劳支付培训费、工具费,甚至交通费。有的外劳在完成公司安排的安全培训后,被要求缴纳8500元的培训费,否则就面临解雇。
监管漏洞:两难的执法困境
目前,香港特区政府对劳工输入计划的监管主要集中在持牌劳务公司和雇主层面,而对于中介的监管则存在明显漏洞。虽然国家商务部禁止中介介入外劳输港流程,但由于缺乏具体执行细则,这一规定形同虚设。
香港特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表示,政府正在加强对外劳招聘程序的规范,呼吁外劳不要通过中介,而是直接向14家合法劳务公司应聘。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许多外劳对香港的外劳政策并不熟悉,容易被中介误导。
外劳的真实处境:高薪背后的辛酸
虽然香港的外劳工资普遍高于内地同岗位水平,但外劳的实际收入却因各种费用和克扣而大幅缩水。此外,外劳在香港的生活成本也远高于内地。例如,住宿费通常会从工资中扣除10%,而香港的租金水平居高不下。有外劳反映,他们住的宿舍是双层铁床,过道只能站一个人,一个厕所要供6个人使用。
尽管如此,由于香港的工资水平相对较高,许多外劳还是选择忍耐艰苦的条件。有外劳表示,虽然累,但发工资的时候看到可观的收入,还是会咬牙坚持下去。
面对日益严重的外劳权益保障问题,香港特区政府已开始采取行动。截至2024年11月底,补充劳工优化计划已批出37500个配额,加上行业计划共批出58000个配额,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多个行业的人手短缺问题。然而,要从根本上解决外劳权益保障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加强对中介的监管力度,同时提高外劳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
香港作为国际大都市,其对外劳的吸引力不言而喻。然而,只有当外劳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这个城市才能真正成为他们的安居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