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未来农场:数字农业的创新实践
海曙未来农场:数字农业的创新实践
在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一座融合了数字科技与传统农业的未来农场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对农业的认知。作为全国首批、华东地区唯一的“优质高效水稻大田种植数字农业基地”,海曙未来农场不仅是一个农业生产场所,更是一个集研学、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综合体。
数字科技赋能农业生产
走进海曙未来农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遍布田间的各类传感器。这些看似普通的设备,却承担着监测土壤湿度、温度、光照强度等关键数据的重任。通过物联网技术,这些数据实时传输到农场的数字农业平台,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在农场的数字农业展厅,游客可以通过VR设备身临其境地体验现代农业科技的魅力。从精准农业的实践到农业大数据的奥秘,再到智慧农业的未来,科技与农业的完美融合在这里得到了生动展现。
创新的云认养模式
在海曙未来农场,你不仅可以亲眼见证农作物的生长,还可以通过“云认养”模式,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责任田”。云认养基地占地30亩,分为105份田块,每户认养人员可以通过手机随时查看农田的实时状态,甚至可以远程控制灌溉和施肥。
这种创新的商业模式不仅让城市居民能够体验农耕乐趣,也为农场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当农作物成熟时,认养者可以选择亲自采摘,或者委托农场工作人员代为采摘并配送到家。
“南塘河”品牌的商业探索
为了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海曙区推出了“南塘河”农业区域公用品牌。目前,该品牌已授权近百家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上线了8大类300余种产品,涵盖特色粮油米面、肉禽生鲜、时令果蔬等。
在农场的接待体验中心,游客可以购买到各种以“南塘河”品牌推出的农文创产品。从“花言蜜语”系列的樱花红茶、桂花龙井,到“曙色茶香”系列的各类茶叶,每一件产品都凝聚着海曙的农业智慧和文化内涵。
全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
海曙区的农业数字化转型不仅仅局限于生产环节。在销售端,农场开发了线上应用平台,通过“互联网+农业”的模式,让优质农产品直接从田间到达消费者餐桌。在服务端,农场建立了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提供从育秧到烘干的全程机械化服务。
同时,海曙区还注重农村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全区已建成2600个5G站点,实现主城区及重点乡镇、行政村的全覆盖。针对西部乡村和山区的特殊情况,还试点建设了700M频段5G基站,确保偏远地区也能享受到数字红利。
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
人才是数字农业发展的关键。海曙区通过创建乡村振兴设计人才培养基地、乡村观察实训基地等平台,培养了一批懂农业、会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同时,还设立了“曙乡优才”人才导师团队,聘请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宁波市农业科技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
农文旅深度融合
海曙未来农场不仅是一个农业生产基地,更是一个旅游目的地。农场内设有米多多室内农场、阿拉粮仓游乐园、石磨豆腐体验区等多个游玩项目,让游客在体验农耕文化的同时,享受休闲娱乐的乐趣。
此外,农场还定期举办丰收节、稻田音乐节、农耕节等特色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与。通过农文旅的深度融合,农场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为当地农民开辟了增收渠道。
海曙未来农场的创新实践,为数字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它不仅展示了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巨大潜力,更探索出了一条集生产、加工、储运、销售、服务、监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之路。这种“种植大脑+未来农场”的模式,正在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