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捉孙殿英:尘封的英勇往事
活捉孙殿英:尘封的英勇往事
1947年5月1日,在河南汤阴战役中,晋冀鲁豫野战军6纵队18旅53团7连1排排长刘毛孩,在枪林弹雨中活捉了臭名昭著的"东陵大盗"孙殿英。这段尘封的历史,直到2011年才得以完整披露。
1983年5月23日,邓小平、彭真、万里、杨尚昆等中央领导游览清东陵。当听闻1928年孙殿英破坏东陵之事时,邓小平提及孙殿英于1947年被我军捉拿,但具体情形却未多言。
时光流转,2011年杂志披露了当年详情。在1947年5月1日的河南汤阴战役里,晋冀鲁豫野战军6纵队18旅53团7连1排排长、河南沁阳的刘毛孩,在枪林弹雨中勇擒孙殿英。因其英勇无畏,刘毛孩荣立一等功,沁阳县政府授予"人民功臣"光荣匾,他复员后名为刘崇福。
2012年,清东陵文管所于善浦怀着对历史真相的探寻之心前往沁阳。在都屏君先生和赵倡文的引领下,见到了刘毛孩的遗孀陈爱花、其子刘安稳与孙儿刘二涛。刘毛孩虽已离世,但那承载着无上荣耀的"人民功臣"匾额,仿佛仍在诉说往昔。于善浦一行围坐庭院,听家人讲述刘毛孩的过往,感受着这一家人的质朴与亲切。他们还拿出刘毛孩的遗像,让于善浦一行得以翻拍,留存那段历史的印记。都屏君与赵倡文,以严谨的态度挖掘真相,其执着精神令人由衷钦佩。
在战火纷飞的1947年,解放军排长刘毛孩和他的六名战士在河南汤阴执行一项艰巨任务:设伏堵截逃跑的敌军。5月1日晚,随着炮火的轰鸣,解放军攻破汤阴城,敌军溃逃。追击至石家庄村,刘毛孩发现了一个疑似敌军指挥所的地堡。在连长犹豫是否等待增援时,刘毛孩果断提议立即行动。他们跳过墙头,向地堡靠近,却突然遭遇枪击。刘毛孩在火力掩护下接近地堡,投掷手榴弹,敌人火力被压制。他警告敌人投降,但地堡内一片死寂。
刘毛孩主动请缨,带着手电筒和战士们进入地堡。地道内黑暗且复杂,他们小心翼翼地前进。突然,一颗子弹飞来,刘毛孩险些被击中。战士们立即还击,随后听到敌人喊投降。刘毛孩命令敌人扔出武器,然后慢慢走出地道。几个敌军军官举着手走出地道,刘毛孩惊讶地发现其中一人竟是"东陵大盗"孙殿英。他自豪地向连长报告:"这回抓住了一条大鱼!"战斗结束后,刘毛孩因英勇表现荣立一等功。
刘毛孩继续参与了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一次战斗中,他被燃烧弹击中,全身着火。在战友的帮助下,他用土扑灭了火焰,但因严重烧伤住院。1950年,刘毛孩伤愈复员,回到家乡,看到自家门上悬挂的"人民功臣"匾,他才知道自己的英勇事迹已被家乡人民所铭记。
岁月悠悠,刘毛孩这位有勇有谋的排长,不仅捉住了臭名昭著的"东陵大盗",更成为了真正的"人民功臣"。他的故事,是勇气与智慧的传奇,永远激励着后人。
勇擒孙殿英的刘毛孩
刘毛孩遗孀陈爱花
刘毛孩的"人民功臣"匾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