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佟国维:康熙皇帝的岳父兼舅舅,三获重谴,仍能得以善终
历史上的佟国维:康熙皇帝的岳父兼舅舅,三获重谴,仍能得以善终
随着《雍正王朝》的热播,康熙、雍正两朝皇权接替过程中的关键人物——隆科多,因为对皇四子胤禛的鼎力相助,而广为人知。历史上的隆科多,更是有着“佟半朝”称号之佟佳氏家族的典型代表人物,位极人臣、权势滔天,被雍正皇帝公开以“舅舅”相称。
有鉴于此,诸多看官乃至众多清史研究专家认为,隆科多乃系在有清一代,被皇帝公开以“舅舅”相称呼的唯一人。
但是,在清朝历史上还有一位赫赫威名的一代权臣,拥有着被皇帝以“舅舅”相称的巨大恩典和超高待遇,而且和隆科多有着直接关系。他就是隆科多的父亲,清朝著名外戚权臣,康熙皇帝的岳父兼舅舅——佟国维。
对于佟国维和佟佳·隆科多这对父子之间,“佟氏”和“佟佳氏”之姓氏的不同,先进行一下说明。
佟国维所在的佟家,在清朝的发迹来自于其祖父佟养正对努尔哈赤的投靠,《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二十》记载:
佟养正,佟佳氏,世居长白山,后徙辽阳。明万历中,以都司从征,授游击。天命元年,来归太祖,授牛录额真。
佟养正归附努尔哈赤后,被授予牛录额真(即佐领)之职,成为清朝开国功臣之一。佟养正之子佟图赖,即佟国维之父,更是战功卓著,官至一等公,成为清朝初期的重要将领。
佟图赖之子佟国维,字俊三,自幼聪慧好学,成年后更是文武双全。佟国维于顺治九年(1652年)考中进士,授吏部主事,开始了其长达数十年的仕途生涯。佟国维在康熙朝官运亨通,历任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等要职,最终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成为康熙朝的重要辅臣。
佟国维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显赫的地位,除了其个人才能之外,还与其家族的联姻关系密切相关。佟国维之妹佟佳氏,即孝康章皇后,是康熙皇帝的第二位皇后。此外,佟国维之女佟佳氏,即孝懿仁皇后,是康熙皇帝的第三位皇后。因此,佟国维既是康熙皇帝的岳父,又是其舅舅,这种双重身份使其在康熙朝的地位举足轻重。
佟国维在康熙朝的仕途中,虽然曾因“三藩之乱”中处理云南事务不当而受到康熙皇帝的严厉责罚,但因其在平定三藩之乱中的功绩,以及与康熙皇帝的特殊关系,最终得以善终。佟国维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去世,谥号文襄,配享太庙,成为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配享太庙的汉人外戚。
佟国维之子佟佳·隆科多,更是位极人臣,官至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吏部尚书等要职。隆科多在康熙朝末年,因支持皇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继位,被雍正皇帝封为一等公,加太子太保,成为雍正朝的重要辅臣。隆科多被雍正皇帝公开以“舅舅”相称,成为清朝历史上被皇帝以“舅舅”相称的第二人。
佟国维和隆科多父子,不仅在清朝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以其显赫的家族背景和特殊的政治地位,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外戚家族之一。他们的故事,不仅展现了清朝皇权与外戚势力的复杂关系,也反映了清朝政治生态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