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警察的那些神秘称呼,你知道几个?
香港警察的那些神秘称呼,你知道几个?
在香港,警察蜀黍们有着各种有趣的称呼。这些称呼不仅体现了香港警察160多年的历史变迁,还反映了独特的警队文化和市民对警察的情感。
最常见的称呼:阿Sir和Madam
如果你在香港街头看到警察,最常用的称呼就是“阿Sir”了。这个称呼源自英国殖民时期,是对长官和教师的尊称。而女警官则被称为“Madam”,这是从法语中对贵族女眷的称呼演变而来,体现了对女性的尊重。
历史上的有趣称呼
皇气:这是香港回归前对警察的俗称,源自“皇家香港警察队”的称号。虽然现在香港已经回归祖国,但这个称呼偶尔还能听到。
花腰或“花腰仔”:这个称呼可是大有来头,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的广东三合会。因为旧时衙差腰上会束一条彩色布带,所以就有了这个形象的称呼。
差人:这是中国对官衙差役的古老称呼,一直沿用至今。
带有时代特色的称呼
乌龟:上世纪80年代,青少年黑社会对军装警察的污蔑称呼,因为警察戴的大盖帽形似乌龟壳。
黑脚:上世纪80年代前,黑社会对军装警察的贬称,因为那时的警察小腿上会戴黑色帆布脚绑。
特殊情境下的称呼
二五仔:这是对卧底警察的别称。他们需要长期潜入犯罪团伙内部,协助破获重大案件。要成为卧底,必须自愿,且祖宗三代清白,目前香港警队大约有80多名卧底警察。
线人:香港警察的重要情报来源。他们分为自愿者和被招募的罪犯两种,通过提供线索获取报酬。据说,香港警方每年在线人身上花费高达五亿港元。
警队文化趣闻
除了各种有趣的称呼,香港警察还有一些独特的文化传统。比如,他们在警署内供奉关帝,祈求庇佑。这一传统始于1931年,最初是在油麻地警署开始的,后来逐渐扩展到消防、海关等各个纪律部队。
香港警察不仅在维护社会治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还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他们现有3万多人,每年预算高达251.6亿港元,是香港最重要的纪律部队之一。
这些独特的称呼和文化传统,不仅体现了香港警察的职业精神,也反映了他们与市民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下次当你在香港街头遇到警察蜀黍时,不妨用这些有趣的称呼和他们打个招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