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良渚博物院:展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窗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良渚博物院:展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窗口

引用
百度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9%AF%E6%B8%9A%E5%8D%9A%E7%89%A9%E9%99%A2/6440642

良渚博物院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是一座社会科学类考古学专题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博物院占地面积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馆内收藏各类珍贵文物600多件(组),是展示良渚文化的重要窗口。

历史沿革

良渚博物院是由良渚文化博物馆升格而成的。1990年5月,良渚文化博物馆建设提上议事日程。1991年9月,余杭县文化局筹建良渚文化博物馆。2008年9月,更名为良渚博物院。2008年9月29日,良渚博物院对外开放。2017年8月,根据良渚遗址和良渚文化最新考古成果,良渚博物院基本陈列改造升级。2018年6月,重新对外开放。共展出良渚文化时期玉器、石器、陶器和漆木器等各类珍贵文物600多件(组)。

方位布局

综述

良渚博物院总占地面积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

场馆设计

良渚博物院总占地面积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由英国建筑设计师戴卫·奇普菲尔德设计,建筑非常简洁,突破了具象形态的束缚,体现了艺术与自然、历史与现代的和谐融合。建筑获由知名杂志《商业周刊》和《建筑实录》评审的“最佳公共建筑奖”。

馆内布局

良渚博物院展馆由前厅——展览主题、第一展厅——水乡泽国、第二展厅——文明圣地、第三展厅——玉魂国魄、尾厅——水墨长卷等部分组成。

陈列展览

基本陈列

常规展览面积4000余平方米,分为3个展厅。常规展览的主题是: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展览依托“水乡泽国”、“文明圣地”、“玉魂国魄”三个展厅,展示了良渚遗址和良渚文化的考古成果、遗产价值,体现了良渚文明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贡献。

前厅照壁画面:由展览主题与良渚文明的重要载体构成。

第一展厅水乡泽国:第一展厅讲述了一个建立在湿地上王国的崛起与发展。七千年前太湖的形成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创造了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五千年前后的良渚文化时期,先民们种植水稻、养殖栽培,稻米是最重要的粮食,家猪是最主要的肉食来源。制陶、纺织、制骨、治石、髹漆、琢玉等手工业生产更加专门化、体系化,此外还出现了一套被视为原始文字的刻画符号系统。高度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为良渚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第二展厅文明圣地:2007年考古发现的良渚古城遗址,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被誉为“中华第一城”。经过八十多年的考古历程,显示出良渚古城的规划营建和结构布局具有东亚早期城市文明的典范。



第三展厅玉魂国魄:良渚时期的用玉已形成明显的等级之分。以神徽像作为共同信仰的神,并与玉琮、玉钺、玉璧为代表的神权、军权、王权形成良渚社会独具特色的用玉礼制,反映了良渚社会是具有政教合一特征的国家形态。良渚玉琮传播四方,延绵至今,对中国文明的发展与传承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专题陈列

君子比德于玉—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玉器精品展:展品大部分出自乾隆时期或清代中期。代表了清代宫廷礼制、宗教、陈设、文房、服饰等各类玉器,如玉玺、朝珠、观音、法器、如意、笔架、发簪、妆盒、杯盘等,展出文物多选取质地上乘,种类繁多,技艺精湛的佳品,代表了清代玉器工艺的最高水平。

重要馆藏

截至2019年,良渚博物院有藏品数量3266件/套,有珍贵文物114件/套。





学术研究

《良渚文化刻画符号》:良渚博物院编,201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为良渚文化刻画符号的汇编,收录了卞家山、庙前、庄桥坟等良渚文化遗址发现的554件带刻符陶片、石器和玉器,符号总数达656个。全书分良渚文化刻画符号研究课题综述、导语、陶器篇、石器篇、玉器篇、刻符器物补遗、关于良渚文化刻画符号的文献资料、索引等内容,包含3000余张器物图片及相应的拓片、摹本。

文化活动

1985年4月,良渚文化学会在余杭成立,良渚文化博物馆为团体会员,馆长为学会副主席。学会成立后,组织会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努力加强与国际、国内良渚文化学术研究的交流。

1996年11月2日—4日,由浙江省文物局、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市园林文物局、余杭市政府、良渚文化博物馆联合发起“中国·良渚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纪念良渚遗址发现六十周年”在余杭市隆重召开,出席研讨会的,除了许多知名的中国学者以外,还有来自日本、美国、新加坡、韩国以及台湾、香港地区的多位专家,共达一百多位。发表了自己对良渚文化研究的新见解,共同研讨良渚文化许多意义重大的问题。

机构设置

单位性质:国有事业单位。

经费来源:主要由政府财政全额拨款。

机构设置:内设办公室、展览教育部、学术研究部、文物保管部、安全保障部。

人员编制、组成:编制为20人,占编18人。

服务观众项目:免费参观基本展览,收费观看4D电影、体验遗址,开展夏令营活动,收费讲解,收费提供4种语言的语音导览器、开展讲座,举办临时展览,经营咖啡、工艺商品等。

观众接待:包括临时展览在内,原博物馆年均观众人数为3.5万左右。

现任院长:徐天进

所获荣誉

1996年,良渚博物院被评为浙江省文明博物院。

1998年,良渚博物院被评为余杭区青年文明号、杭州市青年文明号。

2000年,良渚博物院被评为余杭区巾帼文明示范岗、浙江省青年文明号。

2005年,良渚博物院被评为浙江省治安安全示范单位、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陈列展示创意奖、浙江省杰出青年文明号、杭州市文物工作先进单位。

2006年,良渚博物院被评为全国青年文明号。

2007年,良渚博物院被评为杭州市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余杭十佳风景旅游景点、余杭区关心支持少先队员工作先进集体。

2021年6月19日,良渚博物院被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21年6月28日,中共杭州市委表彰良渚博物院党支部为“杭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2021年8月,良渚博物院被中国侨联确认为第九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2022年,良渚博物院被命名为浙江省国际人文交流基地。

2022年6月,入选浙江省博物馆(纪念馆)名录(2021年)。

2023年1月,入选2022年度全国热搜博物馆百强榜单。

2024年5月18日,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