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地铁:智慧赋能,打造绿色城轨新标杆
福州地铁:智慧赋能,打造绿色城轨新标杆
2024中国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大会近日在福州举行,福州地铁在大会上展示了其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最新成果。作为支撑城市高效运转的重要基础设施,福州地铁近年来在智慧服务、智慧运维和低碳运行等方面持续创新,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智慧服务:数字化手段提升出行体验
福州地铁目前运营5条线路,日均客流达85万人次,地铁出行占比已达50%。为提升乘客出行体验,福州地铁大力推广数字化支付方式。2017年10月,福州地铁首次推出扫码乘车应用,成为全国首批上线该功能的城市。2020年8月,实现全线网“无感支付,一脸通行”。目前,非现金乘车占比超80%,扫码出行已成为主流。
在提升服务品质方面,福州地铁全线网设置冷暖车厢,并在4号线升级车站通风空调系统,可实时预测站内人体舒适指标,动态调节送风温湿度。4号线车站的CCTV系统还具备大客流突变感知、剧烈活动、人脸识别等智能分析功能,实现公共区域监控全覆盖。
智慧运维:大数据赋能高效运营
福州地铁4号线是福建省首条达到国际最高等级(GOA4)的全自动运营线路。该线路集成了自动驾驶、精准控制行车速度、实时监控与故障诊断等前沿技术。列车配备“私人医生”,通过27000多个数据点位实现车辆状态实时监测和故障诊断。
福州地铁还建立了运营大数据平台,接入各类设备监测数据、客流及能耗等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故障预判和状态检修,逐步由“故障修”转向“状态修”,提高了设备检修效率。
低碳运行:技术创新助力绿色转型
在“绿色城轨”理念的引领下,福州地铁开发了低碳运行管控平台。该平台以6号线东调段为示范,通过优化牵引、空调、照明系统控制策略,预计可实现11%的综合能耗节能率。
平台的核心技术创新包括:基于阻力参数辨识的列车节能驾驶策略、双向变流装置的智能控制、空调负荷预测技术以及边缘计算与云计算的综合应用。通过数据挖掘与分析,为车站节能提供多样化策略,并以三维可视化方式展示耗能情况。
福州地铁的创新实践不仅提升了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也为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向绿色化、智慧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些成果将为其他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提供宝贵经验,助力中国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交通强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