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本德、范志红力荐:小龙虾的营养价值与食用指南
童本德、范志红力荐:小龙虾的营养价值与食用指南
近年来,小龙虾已成为夏季餐桌上的热门美食。然而,关于小龙虾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国内权威营养专家童本德和范志红曾深入解析了小龙虾的营养价值,并给出了科学食用建议。
小龙虾的营养价值
小龙虾的营养价值不容忽视。其体内蛋白质含量很高,且肉质松软,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虾肉内还富含镁、锌、碘、硒等矿物质,其中镁对心脏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能保护心血管系统,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塞。
此外,小龙虾含有虾青素,这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日本大阪大学的科学家发现,虾青素有助消除因时差反应而产生的“时差症”。小龙虾还可入药,能化痰止咳,促进手术后的伤口愈合。
食用安全注意事项
虽然小龙虾营养价值高,但其食品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童本德主任指出,小龙虾的饮食安全隐患,主要与后期加工、运输环节有关。因此,在选购和食用时需格外谨慎。
选购要点
观察外观:选购时要选择颜色鲜亮的活虾,虾壳颜色深可能表明其养殖环境不干净。同时要注意小龙虾的腮部颜色,如果腮部发黑则表明小龙虾生长环境可能不干净。
检查新鲜度:新鲜的小龙虾应该是壳与肉连接紧密,虾肉较硬有弹性。可以通过查看虾壳与肉连接的紧密程度来初步判断新鲜度。
避免“隔夜虾”:相比隔夜饭菜,小龙虾蛋白质含量高,细菌滋生快,加热也难以完全消灭。因此,建议现煮现吃,不要食用隔夜虾。
选择可靠来源:由于小龙虾特别耐污,是一种污染风险较高的食物,因此建议选择人工养殖的小龙虾,避免食用来源不明的产品。
烹饪要点
彻底清洗:烹饪前要彻底清洗小龙虾,可以用清水浸泡2-3小时,让虾体吐出代谢物。同时要用刷子洗净其身体上的脏物,特别是腹部和细爪根部。
高温煮熟:小龙虾体内易聚集细菌、寄生虫和寄生虫卵等,因此必须用高温煮熟煮透。建议在100℃沸水中烹饪15分钟以上。
去除虾头和虾线:小龙虾的头部是吸收和处理毒素以及富集重金属的地方,也是易积聚病原菌和寄生虫的部位。因此,食用时应去除头部。虾线(背部的消化道)也应去除,因为其中可能残留排泄物和未消化的食物残渣。
食用禁忌
特殊人群慎食:过敏体质者、痛风患者以及部分疾病患者应谨慎食用。小龙虾中富含大量的异种蛋白,这些异种蛋白可直接或间接地激发机体内的超敏反应,刺激细胞释放出组胺、5-羟色胺等生物活性物质,诱发机体产生皮肤反应、胃肠道反应和口腔过敏综合症等过敏症状。
避免与啤酒搭配:食用小龙虾时应尽量少喝啤酒,因为啤酒中含有维生素B1,可分解小龙虾中的嘌呤核苷酸,使其在体内代谢成尿酸,有加重痛风病症的风险。
适量食用:小龙虾是高蛋白食物,不要一次食用过多。摄入过多的蛋白质也易引起消化不良。
科学食用建议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小龙虾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农贸市场、超市等地,确保来源安全可靠。
注意个人体质: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过敏体质、痛风患者等特殊人群要谨慎食用。
合理搭配:食用小龙虾时,可以搭配一些蔬菜和水果,以平衡营养。同时,避免与啤酒等含维生素B1的饮品搭配。
适量为宜:虽然小龙虾美味可口,但也要控制食用量,不要一次性食用过多。
关注身体反应:如果食用小龙虾后出现不适症状,如全身或局部肌肉酸痛、排出酱油(茶)色尿等,应及时就医,并如实告知医生小龙虾进食史。
总之,小龙虾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材,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风险。只有在选购、烹饪和食用时都严格把关,才能既享受美味,又保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