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度量衡中的长度单位(引、丈、尺、寸、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中的长度单位(引、丈、尺、寸、分)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21/13/71134344_1142526745.shtml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制度源远流长,其长度单位体系从商周时期一直延续到明清,经历了多次演变。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古代长度单位的演变历程及其背后的历史意义。
中国古代的长度单位体系源远流长,其演变与朝代更迭、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从商周时期到明清之际,长度单位经历了多次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和度量衡制度的发展。
在商代,长度单位以“尺”为基础,大约相当于现代的16.95厘米。随后,周代的“尺”略有增长,约为23.1厘米。秦汉时期,随着统一度量衡的推行,长度单位进一步标准化,一尺的长度约为23.1厘米,而一丈(相当于十尺)则为231厘米。秦汉时期的“里”(相当于500米)成为了后世度量距离的基本单位。
到了三国时期,由于战乱和地方割据,长度单位出现了一些变化,但大体上仍然延续了秦汉的制度。隋唐时期,随着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繁荣,度量衡制度再次得到统一和规范。唐代的“尺”略有增长,约为30.6厘米,而“丈”则为306厘米。
宋元明清时期,长度单位的变化更加细微,但整体上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明代的“尺”在32.0至34.0厘米之间,清代则在32.0至35.5厘米之间。这一时期的“里”仍然保持在500米左右。
中国古代长度单位的五度划分如下:
1引=10丈=100尺=1,000寸=10,000分
1分=10厘=100毫=1,000秒=10,000忽
1里=415.8米(秦汉时期)
1里=500米(除了秦汉以外的各个朝代)
1步=6尺 , 1里=300步 一制度沿用到唐朝,唐朝以后改为 1步=5尺 , 1里=360步 。
热门推荐
漫威宇宙中的中国超级英雄:从辐射侠到上气
自考本科能报考在职研究生吗?
车辆丢失后如何进行保险理赔?这些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好
茶具发展史:从青铜器到智能化茶具的演变
蜂蜜的保质期及其如何判断其变质
潭柘寺:千年古寺,最负盛名
手机App开发到底需要多少钱?全面解析开发成本与预算规划
手机充电安全指南:这些隐患可能导致火灾,你一定要知道!
“祝融号”新发现火星中低纬度地区曾存在古代海洋
南美解放者杯小组赛激战正酣 各队全力以赴争夺晋级名额
广东机器人辅助手术为癌症患者治疗带来新方案
【2025广西非遗特色美食地图】上线!一图解锁全区14城28道非遗味道
科学家首次破解地球气候变化密码 预测10000年后极度寒冷
探索道教至高神祇的神秘身份:元始天尊
金钱草怎么水培?5步完成金钱草水培方法
钓鲢鳙的黄金法则:掌握这几点,让你钓鱼不再难!
500G硬盘分区教程:从入门到精通的详细指南
职场英语在线培训的教材和资源有哪些?
灵活就业人员超两亿,社保谁来买单?
电脑键盘上如何使用顿号(快捷输入顿号的技巧和方法)
如何“吃”出免疫力?专家建议:全面营养、科学膳食是关键
人人都是反诈先锋
猪场不同场景的消毒药物选择,你清楚吗?
3D打印技术多领域发展
过敏性鼻炎常见症状和体征有哪些
火箭发动机背后的秘密:革命性的太空旅行
上班、接娃、跑外卖,选择多少续航里程的电动车才够用?答案来了!
晕车药的原理及使用注意事项
彩超为什么不是彩色的?超声检查全解析
零基础考生备战2025年一建考试:优劣势深度解析与备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