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专家教你中医调理食欲不振
广州中医药大学专家教你中医调理食欲不振
食欲不振是现代人常见的健康问题,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营养不良、贫血和免疫力下降等并发症。广州中医药大学专家推荐了一系列中医调理方法,通过饮食调节和穴位按摩等传统养生法,可以有效改善食欲不振的状况。
中医如何看待食欲不振?
在中医理论中,食欲不振主要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脾胃为后天之本,主管食物的消化吸收。如果脾胃功能减弱,就会导致食物无法被充分消化吸收,从而引发食欲不振。造成脾胃虚弱的原因有很多,包括:
- 饮食不节:长期食用油腻、辛辣或生冷食物
- 情志不畅:情绪波动、压力过大影响肝气疏泄
- 过度劳累:体力或脑力劳动过度损伤脾胃
- 外邪入侵:湿热之邪侵袭脾胃
症状表现主要包括:
- 餐后饱胀、早饱感
- 上腹疼痛或烧灼感
- 嗳气反酸、恶心呕吐
- 食欲减退、进食困难
广州中医药大学专家推荐的调理方案
饮食调理
广州中医药大学专家推荐了几种针对不同体质的食疗方案:
气虚气滞型:适合康复期感到食欲不佳、脘腹胀满的人群。可取太子参30克、槟榔3克、陈皮1瓣、蜜枣1个、瘦肉150克(焯水)一同入锅,慢火煮45分钟。太子参益气健脾,槟榔理气消滞、消食化痰,陈皮健脾顺气,诸药合用缓解消化不良。
气虚痰湿型:适合感到疲倦乏力、脘腹胀满、咽喉痰黏、大便黏滞的人群。可取陈皮1瓣(10年以上为佳)、白萝卜1个(切块爆炒)、萝卜干20克、老生姜5片入锅,煮沸后慢火煮40分钟。陈皮健脾顺气、导滞消痰,鲜、干萝卜下气消食,还能清肠刮油。
气阴两虚型:适合消化不良、咳嗽咯痰的人群。可取西洋参15克、鲜山药150克、陈皮1瓣、鹧鸪1只放入炖盅,加开水隔水炖1.5小时。西洋参益气养阴,山药治虚劳久咳,陈皮顺气化痰,鹧鸪补益五脏。
穴位按摩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林国华教授推荐了几个有助于改善食欲的穴位:
足三里穴:位于犊鼻下3寸,用拇指按揉,能够益气生血、调理脾胃,有助增强食欲。
三阴交穴:位于内踝尖上3寸,双手搓热后摩擦60次,晚上21时左右按揉效果更佳,不仅增强脾胃功能,还可以美容养颜。
上巨虚穴:属足阳明胃经之经穴,为大肠的下合穴,有理气通腑、健脾和胃、化湿止泻之功,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类胃肠病症。用两手拇指按压在两侧上巨虚穴上,其余四指并拢托住小腿肚,按而揉之,每次每穴按揉5~10分钟。
生活方式调整
规律饮食:保持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避免刺激性食物:减少辛辣、油腻食物的摄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适度运动: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促进脾胃功能,如散步、太极拳等。
调整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有助于恢复脾胃功能。
结语
中医调理食欲不振注重整体调理和个体化治疗,通过饮食调节、穴位按摩和生活方式调整等综合手段,可以有效改善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食欲不振持续存在,应及时就医,以排除潜在的疾病。同时,调理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建议持之以恒,才能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