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丽君医生教你安全用药:安眠药怎么吃才健康?
欧阳丽君医生教你安全用药:安眠药怎么吃才健康?
**“如何安全使用安眠药?这是许多失眠患者关心的问题。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睡眠障碍科住院医师、医学博士欧阳丽君指出,安眠药的使用需要遵循医嘱,短期使用更安全,同时要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什么是安眠药?
安眠药是一类帮助人入睡的药物,常见的有苯二氮䓬类(如地西泮,也叫“安定”)、非苯二氮䓬类(如佐匹克隆、唑吡坦)以及一些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这些药物的共同作用是帮助我们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放松,从而让人更容易入睡。
服用安眠药会上瘾吗?
答案是有可能,但具体情况因药物种类、使用方法和个人体质而异。
首先,安眠药的成瘾性与使用的药物种类有关。例如,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安定)确实有较高的成瘾风险。它们会影响大脑中的γ-氨基丁酸(GABA)受体,使人感到放松和困倦。但长期使用会让身体产生耐受性,也就是说,慢慢地,你需要更多的剂量才能达到相同的效果,这时就容易产生依赖。
而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唑吡坦,它们的成瘾性相对较低,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无风险。如果长期不按医生建议使用,这些药物也可能让你产生心理依赖,觉得“没有药就睡不着”。
如何安全使用安眠药?
要安全使用安眠药,以下几点至关重要:
遵医嘱:所有的安眠药都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能随意加量或减量。如果你发现自己长期依赖药物,应该尽早与医生沟通,逐步减少药量或寻求其它替代疗法。
短期使用:安眠药最好只用于短期应急,比如出差倒时差或应对临时的压力性失眠。长期使用安眠药往往会导致身体有耐药性,甚至可能加剧失眠。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药物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养成健康的睡眠习惯同样重要。睡前尽量避免使用电子产品、喝咖啡和浓茶、抽烟等刺激行为,要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探索非药物治疗:除了药物,认知行为治疗(CBT-I)等非药物疗法对改善失眠同样有效。这种疗法通过调整不健康的睡眠习惯和纠正对睡眠的错误认知,帮助人们自然入睡。
如何戒掉安眠药?
如果你已经觉得自己对安眠药有了依赖,不要惊慌。戒断并不是不可完成的任务,只要科学、合理地逐步减药,配合其他治疗手段,大多数人都能成功摆脱药物依赖。
逐步减药:不要突然停药,尤其是对那些使用安眠药时间较长、剂量较大的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减少剂量,身体才能慢慢适应。
寻找替代方案:你可以尝试结合其它方法,比如放松训练、冥想、光照疗法等,这些手段能帮助你缓解焦虑,促进自然睡眠。
保持耐心:戒药是一个过程,可能会经历一段时间的反复。你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相信自己可以慢慢恢复自然睡眠。
什么是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CBT)是治疗失眠的首选方法,它通过调整睡眠习惯和认知来改善睡眠质量。CBT的主要内容包括:
改变常规:设定固定的就寝和起床时间,避免午睡,床只用于睡眠和性生活。
设定睡眠限制:如果无法在20分钟内入睡,不妨起床,直到有睡意时再回到床上。但不要改变起床时间。
改变生活习惯:避免抽烟、减少咖啡因摄入、限制饮酒,保持规律的身体活动。
改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昏暗和凉爽,避免在卧室看电视或使用电子设备。
学习放松技巧:如冥想、肌肉放松等,帮助身心放松。
保持被动清醒:不要过分关注入睡这件事,减少焦虑感。
特殊人群如何使用安眠药?
老年人:老年人对安眠药更为敏感,应从小剂量开始,遵医嘱服用。
孕妇:妊娠期使用安眠药的安全性缺乏研究资料,大多数苯二氮䓬类药物属于禁用药物。建议首选心理治疗。
呼吸道疾病患者:安眠药会加重呼吸抑制,此类患者应避免使用。
酒精使用者:酒精与安眠药合用会增加中枢抑制作用,可能导致危险,应避免同时使用。
健康生活方式对睡眠的影响
除了药物治疗和CBT,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改善睡眠也非常重要:
规律作息:每天保持固定的睡眠和起床时间。
适量运动:定期进行适度强度的运动,但避免在睡前3小时内剧烈运动。
健康饮食:避免晚餐过饱,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
放松心情: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和焦虑。
优化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和适宜的温度。
总之,安眠药是改善睡眠的有效工具,但必须科学使用以确保安全性和疗效。如果存在睡眠问题,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获取个性化建议。同时,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是长期改善睡眠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