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关于金融科技,你需要知道的20件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关于金融科技,你需要知道的20件事

引用
36氪
1.
https://36kr.com/p/3155274514726403

金融科技是当前金融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它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动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与服务升级。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全面解析金融科技,包括其定义、市场规模、从业人员、应用机构、受众群体、行业生态、项目组成、细分领域、前沿技术、行业现状、技术创新困难、国内外差距、出海机会、解决方案价值、银行科技子公司影响、创新与风控平衡、信息安全、监管科技、系统性风险应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20个方面,帮助读者全面了解金融科技的现状与未来。

一、什么是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指的是,在金融业业务经营运行中,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包括软件、硬件、网络等各种载体,帮助金融业务快速发展与服务升级。

二、国内金融科技的市场规模有多大?

国际知名机构Gartner提供的数据显示,在欧美成熟市场,金融科技的市场规模约为GDP的千分之一,而在我国,其只有万分之一。可见,金融科技在国内依然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三、国内金融科技的从业人员有多少?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全国金融业从业人员总数约为1300万人。从具体行业来看,金融业从业人员分布在货币金融服务(银行)、资本市场服务(证券、基金)、保险业和其他金融业(如金融租赁和信托)四大类机构。另外,乙方从业人员约1000万人左右。不考虑媒体、官方机构等,合计约2300万人。

四、金融科技最大的应用机构是?

从机构数量和行业影响力来说,银行是目前金融科技应用的最大市场和主要推动者。

五、谁是金融科技应用的受众群体?

这个范围非常的广。从常规的角度来说,所有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他们的业务需要借助金融科技去展开;其次,一些监管机构和国家单位,也需要通过金融科技进行相关职责的行使;最后,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金融机构在业务办理上也有了许多线上渠道,因此每一个使用金融业务的个人用户,也是金融科技的受众。

六、金融科技的行业生态中存在哪些角色?

监管机构(金融监管总局、人行)、甲方(各家机构)、乙方(各类厂商)、媒体(官媒及自媒体等)、活动方(有时是政府)、其他角色(外部资本等)等。

七、一个金融科技项目,通常由哪些要素(或人员)组成?

一个to B的金融科技项目,通常包含这些角色:甲方的KP、甲方的业务对接人、甲方的技术对接人、甲方的采购、乙方的商务对接人、乙方的项目经理、乙方的交付人员、乙方的技术支持人员等等,有时还会伴随第三方机构和咨询人员等。

八、金融科技的细分领域

(1)按技术类型分类,可以分为AI(用于风险评估、智能投顾、客户服务)数据应用(数据处理、分析和应用,支持决策和风险管理)、区块链技术(数字货币、智能合约、供应链金融等)、云计算、物联网IoT(智能支付、智能风控、设备互联)、隐私计算与数据安全、无代码开发与低代码平台、元宇宙与虚拟技术(数字银行、虚拟客服)等;

(2)按应用业务方向分类、可以分支付与清结算(第三方支付、跨境支付、数字货币)、存贷款与融资(网络借贷、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投资管理(智能投顾、量化投资、财富管理)、保险业务(智能保险、健康保险、物联网保险)、市场支持(交易系统、清算系统、监管科技)等;

(3)按项目类型分类,可分为数据应用、系统集成、国产化适、硬件IoT、监管科技等。

九、目前最前沿的金融科技技术有哪些?

从近年来的采购情况看,比较火的前沿技术有大模型类、大数据类、虚拟技术类、国产化改造、信息安全类等。

十、金融科技近年的行业现状如何?

目前来说,国内金融科技存在一定的发展瓶颈,核心的原因还是在于大语言模型、虚拟技术等前沿技术在业务侧的落地情况不符预期。因此,甲方大多把精力用于过往系统的维护和国产化改造上。

十一、目前金融科技在技术创新上遇到哪些困难?

(1)甲方预算低,动力不足;

(2)行业技术遇到瓶颈,规划难以落地;

(3)市场竞争激烈,乙方没有充足的精力用于创新;

(4)整体行业还是在B端为主,盘子不够大。

十二、国内金融科技与国外金融科技发展的差距有多大?

单论技术能力而言,并不大。主要的区别在于:

(1)国内与国外,在金融体系成熟度上有很大的差距;

(2)国内与国外,在意识形态上有较大的差距,国内主要以甲方牵头;

(3)综以上两点,造成国内甲乙方在商业上的地位不平等,乙方的持续盈利能力较差,技术创新不足。

十三、关于金融科技出海

金融科技业务是先天的全球性业务。具有一定规模和服务能力的公司,一定要把目光放到海外。虽然海外的竞争也非常激烈,但是较为成熟的金融体制和人力成本差距依然可以让国内的金融科技企业从中获利。当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监管、法律、货币和文化也会带来极大的挑战。

十四、金融科技解决方案的价值在哪?

目前,国内金融机构的业务改革有两大动力:监管推动与业务痛点。其中,监管推动是刚性、剧烈的,而业务痛点是长期的。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监管机构与业务机构之间的信息差与时间差,也存在业务机构与业务机构之间的竞争。只要这些客观情况存在,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就要去进行优化,这就是其最大的价值。

十五、银行科技子公司会对金融科技公司带来怎样的冲击与机会?

首先,银行科技子公司在商业化经营的过程中,并不完全具备对大部分项目进行独立交付的能力,从而使得原来的交付方从乙方成为了丙方;其次,银行科技子公司的成立,代表着金融机构对金融科技的重视与持续看好,从行业维度来说,这是加入了“鲇鱼效应”,对行业整体发展有利;最后,金融科技公司需要用好这一波冲击,沉淀自身优势,并进行相应的服务与能力升级,以更好地应对后续的市场竞争及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十六、金融科技在实践中如何平衡创新与风控?

在金融科技创新落地过程中,很多乙方面临的挑战就是在双方约定的创新方案下,甲方不愿意承担此部分创新所带来的业务风险,从而导致项目停滞或终止。当然,这也无可厚非。从平衡创新和风控的目标来看,乙方至少应该从以下方面多花一些心思:

(1)强化数据治理与合规,特别是客户数据,这是金融机构的红线;

(2)构建数字化风控体系,在自身产品和解决方案设计中,就杜绝业务风险的产生;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金融科技的发展依赖于既懂金融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人员专业性和职业性的培训来自于人员制度的建立;

(4)加强与监管机构的沟通,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十七、金融科技与信息安全(客户数据)之间如何平衡?

数据是信息安全和风控的核心。无论是任何业务方向的金融科技应用服务,都应该建立一套自己的数据安全应用体系,或者使用目前较为流行的MD5等国标加密算法。

十八、监管科技会成为金融科技的热门领域吗?

从制度上来看,业务合规是金融机构最核心的业务出发点,也是各家行最关注的业务目标。因此,监管科技无论何时都是金融科技的热门领域,比如信创就是一种典型的监管科技。

十九、如何应对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这是一个亘古的话题。也是马云当年在外滩金融峰会上所提出的“激烈”观点。金融业务的发展依赖于金融科技,而金融业务的发展受制于金融制度,在制度的管束下就能够规避系统性风险,这是一种求同存异的共生关系。同样的,金融科技的发展也需要在金融制度的管控下进行,否则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

二十、金融科技的未来发展趋势会如何?

从过去三十年各家机构信息化转型的过程来看,金融科技在未来的应用将会呈现以下趋势:

(1)关注数据价值,现在的存粹、算力和算法模型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可以通过一些项目将数据资产进行应用,推动业务升级发展;

(2)开发环节会减少,或者说人力开发的环节会减少。随着各个信息化系统的完善和大模型等技术的进步,纯粹的人工代码编写将成为未来效率较低的技术环节,无论是甲方还是乙方人员,都会通过库、模型或其他的工具进行开发任务的辅助。这也意味着一些厂商不再需要太多的基础开发工程师,而运维人员的需求将会大幅上升;

(3)金融科技服务商的价值将会转变,至少不再提供纯粹的技术服务,甲方更关注其行业专业性与业务指导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