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海埂大坝迎来红嘴鸥“先遣部队”,39年约定提前开启
昆明海埂大坝迎来红嘴鸥“先遣部队”,39年约定提前开启
“快看,海鸥来了!”
2024年10月初,昆明市民惊喜地发现,约200只红嘴鸥的“先遣部队”提前一个月抵达海埂大坝。这是近40年来红嘴鸥最早到达昆明的一次,让翘首以盼的市民和游客兴奋不已。
39年的约定:红嘴鸥与昆明的不解之缘
1985年冬天,一群来自西伯利亚的红嘴鸥首次飞抵昆明,在滇池畔栖息越冬。从此,每年冬天,这些可爱的“白色精灵”都会如约而至,与昆明结下了长达39年的不解之缘。
红嘴鸥,学名Larus ridibundus,属于鸥科鸥属鸟类。它们体长37-43厘米,嘴和脚皆呈红色,身体大部分羽毛是白色,尾羽黑色。每年11月下旬到次年3月下旬,红嘴鸥都会在昆明越冬,4月初则飞往蒙古国西部、俄罗斯贝加尔湖等地繁殖。
海埂大坝:最佳观鸥胜地
海埂大坝是昆明最著名的观鸥点之一。这里不仅红嘴鸥数量众多,而且观赏条件极佳,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最佳观鸥时间
每年10月下旬到次年3月是观鸥的最佳时期。其中,清晨和傍晚是海鸥最为活跃的时候,也是拍摄海鸥飞翔的绝佳时机。建议在上午8点到11点之间前往,此时海鸥较为活跃,容易拍摄到精彩画面。
拍摄技巧
- 选择晴朗天气:晴天时,光线充足,天空湛蓝,能拍出色彩鲜艳的照片。
- 使用连续对焦:海鸥飞行速度快,使用连续对焦模式能提高拍摄成功率。
- 注意构图:可以选择滇池和西山作为背景,增加照片的层次感。
- 耐心等待:海鸥的飞行轨迹难以预测,需要耐心等待最佳拍摄时机。
喂鸥注意事项
- 购买专用鸥粮:海埂大坝周边有官方售卖点,建议购买专用鸥粮,不要随意投喂其他食物。
- 安全第一:喂食时注意保持距离,避免被海鸥啄伤。
- 文明观鸥:不要惊吓或捕捉海鸥,保护它们的生活习性。
人鸥互动:最温暖的冬日记忆
在海埂大坝,最令人动容的是人与海鸥和谐相处的场景。市民和游客纷纷购买鸥粮,伸出手,红嘴鸥就会欢快地飞过来,啄食他们手中的食物。这种亲密接触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和生命的美好。
红嘴鸥不仅给昆明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也成为了昆明的一张生态名片。为了保护这些可爱的“白色精灵”,昆明市政府和市民做出了很多努力。从1985年开始,昆明市就发布了保护红嘴鸥的通告,并设立了专门的保护经费。市民们也自发组织起来,参与保护红嘴鸥的行动,形成了政府主导、学者发力、公众参与的良好氛围。
生态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红嘴鸥选择昆明作为越冬地,得益于昆明提供的良好湿地环境和人文环境。近年来,昆明市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滇池水质持续改善,为红嘴鸥提供了更好的栖息环境。据统计,每年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数量已从最初的2000只增长到44000只,这充分说明了昆明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
红嘴鸥与昆明的故事,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典范。它们不仅为昆明增添了独特的风景,也成为了昆明一张靓丽的生态名片。让我们一起珍惜这份来自西伯利亚的礼物,保护好这些可爱的“白色精灵”,让昆明的冬天因为有了红嘴鸥而变得更加温暖和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