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凯:实干争先推动产业升级,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新高地
张振凯:实干争先推动产业升级,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新高地
2015年11月,德州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合作区正式批复成立。作为产业合作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张振凯带领团队积极对接京津等地的优质项目,通过精准招商和优质服务,成功打造了一个高端绿色产业转移高地。
精准招商,打造高端产业转移基地
自合作区成立以来,张振凯始终坚持“高投入、高端化”的原则,瞄准京津等产业转移重点区域精准招商。他主导设立了新能源、新材料等六大产业园区及北京、天津工业园,与全市实现规划建设、交通路网、产业布局的统一。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张振凯带领团队成立专业招商小组,奔赴北京、天津等地产业园区,对接引进高端绿色项目。对于签约项目,他们推行“保姆式”服务,全方位跟踪服务,促使项目快速落地。
腾笼换鸟,盘活闲置资源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张振凯创新性地提出了“腾笼换鸟”的思路。他将目光投向了合作区内闲置的厂房和资源,通过对接高端项目,让这些闲置资源重新焕发生机。
以重庆志凌通风设备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原址是一处闲置多年的厂房。张振凯看准了这个机会,积极向企业推介这里的配套设施和区位优势。最终,企业决定在此投资建设德州杰特空调通风设备有限公司,项目投产后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亿元。
引进高端人才,推动创新发展
为了全面提升产业发展内涵,张振凯积极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他鼓励企业建立研发平台、引进高端人才,推动企业创新驱动发展。
在张振凯的推动下,山东瑞冬集团有限公司与国内外20多家科研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引进台湾中兴电工先进的中央空调生产线及技术,并积极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国家级实验室。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24亿元。
成效显著,获得多方认可
在张振凯的带领下,德州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合作区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截至2017年3月,合作区落地项目46个,已投产项目18个,累计完成投资241亿元。2020年,张振凯因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表现突出,受到德州市政府的表扬。
张振凯的实干精神和创新思维,为德州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合作区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他通过精准招商、盘活闲置资源和引进高端人才等举措,成功打造了一个高端绿色产业转移高地,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