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黄洋界保卫战:毛泽东指挥下的奇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黄洋界保卫战:毛泽东指挥下的奇迹

引用
人民网
8
来源
1.
http://dangshi.people.com.cn/n1/2021/1221/c436975-32312940.html
2.
http://www.81.cn/js_208592/jdt_208593/16256794.html
3.
http://www.81.cn/js_208592/16265932.html
4.
http://www.mod.gov.cn/gfbw/gfjy_index/zyhd/4887214.html
5.
https://www.huaxia.com/c/2023/11/13/1826760.shtml
6.
https://dag.cug.edu.cn/info/1025/1348.htm
7.
https://www.cqdxxy.edu.cn/info/1122/3306.htm
8.
http://www.djnb.cn/journal_articles/view/163

1928年8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面临严峻考验。湘赣国民党军调集4个团的兵力,约4000人,对井冈山发起第二次“会剿”。此时,毛泽东率领红军主力外出作战,山上仅留下红四军第31团的两个连,约200人。面对十倍于己的敌人,红军战士们在陈毅安的指挥下,依托黄洋界天险,谱写了一曲以少胜多的战斗凯歌。

01

战斗准备:巧布天罗地网

黄洋界海拔1300多米,山峰峻峭,地势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红军充分利用这一地形优势,精心布置了五道防线:

第一道是竹钉阵,用两头尖锐且淬毒的竹钉埋在路旁草丛中,限制敌人进攻路线;第二道是篱笆障碍,将大树和毛竹横在路上,阻滞敌人前进;第三道是滚木礌石,利用高地优势打击敌人;第四道是壕沟,底部设置竹钉等机关;第五道是射击掩体,使敌人难以接近。

02

战斗过程:智勇双全显神威

8月30日上午,战斗打响。湘敌吴尚部3个团从大陇方向进攻黄洋界。由于地形和竹钉阵的限制,敌军只能沿着崎岖的小路鱼贯而上,无法充分展开兵力和火力。红军则在射击掩体中以逸待劳,向下瞄准射击,几乎弹无虚发。

关键时刻,红军将仅有的1门迫击炮运至黄洋界哨口,瞄准射出仅有的3发炮弹。虽然只有1发炮弹成功爆炸,但却精准命中敌设在腰子坑的前线指挥所,对敌指挥系统造成很大打击。

03

胜利关键:疑兵之计退敌军

为了制造红军主力已回的假象,红军指战员使出了一招“空山计”。他们将仅有的1门迫击炮运至黄洋界哨口,瞄准射出仅有的3发炮弹。同时,隐蔽在附近山上的群众摇旗、呐喊、吹号、在铁桶中点燃鞭炮,营造出漫山遍野是红军的假象。敌军误以为红军主力已回,不敢恋战,连夜撤退。

这场战斗的胜利,充分体现了毛泽东“以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和群众路线思想的正确性。红军不仅依靠险要地形和巧妙战术,更得到了井冈山根据地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正如毛泽东在《西江月·井冈山》中所写:“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不仅保卫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保存了革命火种,更为中国革命史留下了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这场战斗充分展现了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卓越智慧,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上的光辉篇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