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跟着央视镜头探秘海口古迹:骑楼老街与五公祠的文化密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跟着央视镜头探秘海口古迹:骑楼老街与五公祠的文化密码

引用
网易
9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FEM4DCU05248UAH.html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1026A06OFY00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4%A9%E5%90%8E%E5%AE%AB/64449970
4.
https://www.sohu.com/a/820414835_121798711
5.
https://www.sohu.com/a/820426098_121106994
6.
https://new.qq.com/rain/a/20241025A06N5Z00
7.
http://www.hkwb.net/nrpd/content/2020-04/25/content_3866594.htm
8.
http://haikou.hinews.cn/system/2024/10/25/033219621.shtml
9.
https://www.chanzl.com/archives/3723

近日,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的大型系列纪录片《文脉春秋》将镜头对准了“背靠火山的海上阳关”——海口。这部纪录片不仅展现了海口独特的自然地貌,更深入挖掘了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我们跟随央视的镜头,一起探寻海口古迹背后的故事。

01

骑楼老街:南洋文化的独特印记

海口骑楼老街是这座城市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观,也是海口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历史见证。据央视《文脉春秋》报道,这片面积约2平方公里的区域,分布着近600座骑楼建筑,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骑楼建筑群之一。

骑楼是一种商住建筑,从外形上看,犹如二楼“骑”在一楼上,因此被形象地称为“骑楼”。这种建筑形式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的南洋地区,随后传入中国沿海城市。海口的第一栋骑楼建于1849年,到了20世纪30年代,这里已是“骑楼林立,商贾络绎”。

这些骑楼将南洋风格和欧洲巴洛克建筑元素融为一体,追求曲线造型以及内外装饰的华丽。骑楼的窗楣、廊柱、女儿墙、拱券等布满了精致的雕花和装饰。海口临海多台风,所以骑楼留有透风的洞口,以减少风压。

02

五公祠:妈祖文化的传播中心

位于海口中山路87号的五公祠,是海南规模最大的妈祖庙,也是海口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文化载体。据央视《文脉春秋》介绍,这座始建于元代的庙宇,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被誉为老海口的保护神。

五公祠占地面积约1400平方米,分前庭、正殿和两侧厢房。殿内悬挂的“神昭海表”匾额,为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雍正皇帝御笔亲书,并命福建水师复制3个匾额,分别挂在湄洲妈祖祖庙、台湾台南大天后宫及厦门的一座妈祖分灵庙。

妈祖文化在海南的传播,与海上贸易和航运发展密切相关。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海南岛很早就接受了妈祖信仰。五公祠内收藏的《天妃庙田记》石碑,记录了明朝时期一位官员因病得到妈祖庇佑,康复后捐资购地赠送给天后宫的故事,见证了妈祖文化在海南的传播历史。

03

文化交融:中原与南洋的对话

海口的古迹不仅体现了中原文化的传播,也展现了南洋文化的交融。苏轼被贬海南期间,在海口停留并发现了浮粟泉,这眼被誉为“海南第一泉”的泉水,见证了中原文化在海南的传播。而骑楼老街和五公祠则体现了南洋文化对海口的影响。

如今,海口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核心区,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些古迹不仅是城市的历史记忆,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它们提醒着我们,海口不仅是一座年轻的城市,更是一座承载着千年文化积淀的历史名城。

跟着央视的镜头,我们得以一窥海口古迹的风貌,感受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这些古迹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它们将继续见证海口向海而生、向阳而行的未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