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渝高速八岭互通:砖渣道路施工的经济效益揭秘
沪渝高速八岭互通:砖渣道路施工的经济效益揭秘
沪渝高速湖北八岭互通项目通过创新性地采用建筑废弃砖渣作为再生路基回填材料,不仅有效解决了在土资源缺乏地区的路基填筑施工难题,还显著缩短了工期并节约了成本。这一技术的应用,为今后类似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估提供了宝贵借鉴。
项目背景与挑战
沪渝高速公路新建八岭互通工程位于湖北省荆州市八岭山镇路段,是荆州市2018年重点工程项目。该项目设置为A型喇叭互通,将互通的收费站设置在沪渝高速北面的连接线上,互通左转匝道采用环形匝道、单向单车道匝道,出口连接线与荆当旅游一级公路平交,匝道设计速度40公里/小时,项目总投资1.9亿元。
该项目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在土资源缺乏地区如何高效、经济地完成路基填筑施工。传统的土方填筑方式不仅成本高,而且在资源短缺地区难以实施。因此,项目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利用建筑废弃砖渣作为再生路基回填材料的方案。
技术创新与施工工艺
砖渣作为路基填筑材料,其关键在于确保材料的均匀性和压实效果。项目团队通过以下工艺流程确保施工质量:
材料准备:对建筑废弃砖渣进行筛选处理,将粒径过大的材料进行二次破碎,确保符合填筑规范要求。
摊铺与平整:使用推土机或挖掘机将处理后的砖渣均匀摊铺在路基上,控制摊铺厚度在40cm左右。
初压与补强:采用22t以上光轮压路机进行初步碾压,先静压一遍,再震动四遍,碾压速度由慢到快,最终控制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包边处理:对路基边缘进行加固处理,防止边缘塌陷,确保路基整体稳定性。
质量检测:采用表面沉降量法进行质量控制,在每10米设置一个测点,用水准仪监测每次碾压后的高程变化,当沉降量小于5mm时视为合格。
经济效益分析
使用砖渣作为路基填筑材料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成本节约:相比传统土方填筑,砖渣填筑减少了土方采购和运输成本。据统计,该项目通过使用砖渣填料,直接节省材料采购费用约30%。
工期缩短:砖渣填筑工艺简化了施工流程,提高了施工效率。项目实际施工周期比原计划提前了2个月,间接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设备成本。
维护成本降低:由于砖渣材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路基的后期维护成本也显著降低。据估算,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内的维护成本可减少约20%。
环保与社会效益
该项目的实施不仅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还带来了重要的环保和社会效益:
资源循环利用:通过将建筑废弃物转化为道路建设材料,有效解决了建筑垃圾处理难题,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环境保护:减少了传统土方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符合国家绿色发展理念。
示范效应: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方案,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
沪渝高速八岭互通项目通过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成功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双赢。这一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解决了项目自身的技术难题,更为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案例,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